秋意甚浓的今夜,白月光扯长疲惫的身影,我裹紧风衣在回家路上匆匆行走。一边走,一边回想起这些年支持行走学习背后的故事。
大学毕业后,报考研究生学习,今年是第三次,也终于成行。
2009年,人生有了一个小进步,踌躇满志,便开始规划,说要让自己内心丰盈、行走有力,迫切的要改变自己学识落伍于周遭的现状,遂报考了西南政法大学MPA。期间同事赠予了我诸多复习资料,同时推荐在网上购买复习资料。工作之余,开始痛苦的复习,谓之痛苦,皆因英语和高数的遗忘,尽管我多努力的想记住单词,在写完公文、忙完事务后,都忘得一干二净。最终在全国联考前,还是丢盔弃甲了。
2015年,依依不舍告别了从事11年的文秘工作,转岗到另一个岗位。新的岗位日常不算繁忙,但突发处置情况颇多,规章制度约束较强,加之自身不懂业务,总感觉飘,工作压力偏大,清楚的知道自己需要一段学习,充电提高,改变现状。当时,省委党校在广安教学点设有区域经济学专业研究生,我便兴冲冲的报了名。同事得知后,主动赠予我一本复习资料,我在新华文轩买了一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相关的题库及精讲。开始,还能坚持天天复习看书,慢慢的在诸多不顺的心境下,书蒙尘,人颓废,把准考证塞进抽屉角落里,既简单的忘了考试,也放弃了一段自己。
2018年,春节刚过,同事王万里问我,要不要同去报考省委党校的研究生。我醍醐灌顶,又重燃激情。随着年龄增长,工作的再次更迭,加之2017年为期3个多月递进班的学习,我似乎对自身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比如,知识碎片化严重,太缺乏系统性,读了太多忧郁情感的文学,感性的思维与理性思维经常焦灼对抗,理性的往往战败,急需知识的轮换与洗礼。于是,委托万里和成都工作的弟弟办妥了报名手续。
2018年省委党校研究生报名异常火热,全省报名人数就达到了1万多人,只录取1000人,竞争十分激励,我丝毫不敢轻视和懈怠。报名后,506页的《入学考试复习资料》便在不加班的黑夜与我形影不离,也让我放弃周末陪家人朋友出游看世界的时光。随着年龄的增长,记忆力衰退,临考前很多知识点还是记不住,放弃的念头时不时涌上心头。期间,万里鼓励我,给予了我莫大的支持。一则,他放弃了考试,轻描淡写的说他年轻有的是机会。再则,那段时间他承担了科室繁重的工作任务,说让我好好复习,认真备考。我心里既感动至极,又五味杂陈、百感交集。我的研究生考试背负着我们两人的重量,若是考不过,我怎么面对这样彻底的支持?于是我奋力冲刺,挑灯夜读,强化记忆,梦里经常和马克思对话,醒来第一时间想起的都是考试的知识点,半夜里经常因为突然想起某个知识点没有记住,起床夜读。6月23日、24日,我忐忑参加了考试,虽然完整的答完了考题,但心里总感觉不踏实,考后也不敢问成绩。7月里,报考老师通知我上线了,我甚为安慰,心想幸好没有辜负万里的支持,也没有辜负自己的努力。同时据了解我是省直机关党校教学分部所有专业、所有考生总成绩第一名的时候,虽有一丝欣喜,但心里更多的还是对万里等弟弟妹妹们和朋友们给予我的鼓励、帮助的感激。
如今,时隔15年,我如愿又成为了一名学生,手里捧着鲜红的研究生学生证,心里却已泪目,告诫自己这三年里珍惜每月集中面授短暂的时光,期望自己这三年里有所成长与进步,希望自己这三年里播撒真诚收获友谊……
在萧瑟凉凉的秋夜想起这些往事,既看到了那个不成熟、轻言放弃的自己,更多的还是惦念起那些帮助我的朋友们,抬头望见,此刻的白月光仿若暖阳,照得心里暖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