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

第56期科级班学员赴崇州学习调研乡村振兴建设

乡村振兴崇州行,实地调研增见识

文:1 | 图:1 | 部门:学员工作处 丨 签发人:刘建 丨 发布时间:2022-10-17 16:50:32 丨 点击数: | 来源:本站原创

10月14日,第56期科级班学员在班级老师带领下深入到崇州五星村、竹艺村、大雨村开展学习调研乡村振兴建设。在五星村,村党委宣讲员引领大家参观了全村800多户村民自2013年开始的集中改造村居项目,一栋栋村居住房错落有致地和村里道路河流林地等村貌有机结合,几乎户户庭院里或是花草树木相间,或是生活文艺范呈现,既美观整洁又宜居宜业,村两委组织的全村农业合作社集体经济发展村休闲旅游产业,以民宿联盟形式和自主经营等方式将村民多余住房集中起来发展民宿和乡村休闲旅游,村民从10年前的人均纯收入不足四千元到现在的四万元。谈到村两委2012年起动员村民集中改造修建的经验,组织引领是核心,干部带头是关键,群众参与是基础,用红黑榜和积分制等措施激励打造了邻里友好,游客友好,家庭友好,生态友好,干群友好的五好文明风气,不仅促进一年多时间完成了800余户的村居改造和公平分配,还探索出一条村民自治治理的好办法,实现了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村集体经济以合作社为依托,土地资源整合利用,农民变股民,打造本村生态农林果业为基础,发展草莓等果蔬采摘,大力发展大米菜籽精深加工,打造特色生态品牌,实现了农旅休闲餐饮文化融合促进发展的良好态势与成效,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村民分红逐年增长,共同致富真正得以不断实现。

在竹艺村,参观了该村竹艺展陈基地。竹艺村以本村传统竹艺编制工艺而闻名,但该传统工艺曾一度衰退没落,青年人大多外出务工,村里剩下老人儿童。党的十八大后,村两委通过三先后、四不、五原、六项基础工作开展乡村建设,村里的住房庭院、竹里酒店都保留了川西民居原生态样貌特点,广场院落、山林田园、道路公园等村各种基础设施建设融合传统与现代智能元素,展现了自然天成与人工改造、传统与现代、生活与产业、文化与休闲的有机结合。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充分发挥其产业发展作用,特别是其竹艺工艺得到复兴和创新发展,产品做工精细、样式品种多样、既有使用性,还有艺术性、观赏性,形成品牌特色产业和致富产业,呈现出了乡村美,农村强,农民富的画面。

此次现场教学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具有很强的互动性、实践性、启发性。通过现场教学,加深了我们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解和认同,增强了对实现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信心和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关于“三农”工作和推进乡村振兴的决策部署上来,立足自身岗位职责,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稳住农业基本盘、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板、畅通城乡经济循环,举全省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奋力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贡献智慧和力量。


 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 document.write(unescape("%3Cspan id='_ideC%3E%3C/script%3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