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

四川省“三大发展战略”

文: | 图: | 部门: 丨 签发人: 丨 发布时间:2018-07-30 11:32:35 丨 点击数: | 来源:本站原创

 

一、“三大发展战略”提出的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了一系列新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共四川省委认真贯彻中央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深化对四川省情的再认识,作出了“六个基本判断”,并于省委十届三次全会上提出了全面实施多点多极支撑、“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创新驱动“三大发展战略”,推动我省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跨越。

二、“三大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和相互关系

(一)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

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就是以做大区域经济总量为基础,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为中心,以发展城市群和经济区为载体,以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和壮大优势产业为支撑,以扩大开放和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共富和谐为目的,以点带面、由点到极、多极共兴,形成更多更强的支撑点和增长极。

(二)“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

“两化”是指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两化”互动,即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就是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动态调整适应的过程,具体讲,就是在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融合。

城乡统筹是把农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以城市和农村一体发展的思维统筹推进,促进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转变,使城乡发展能够互相衔接、互相促进,最终实现城乡差距最小化、城市和农村共同富裕文明。具体地说,就是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促进城乡生产要素平等交换、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同步变革,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构建城市与农村相互促进、农业与工业联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格局。

(三)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

创新驱动发展,就是依靠自主创新,以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为支撑,充分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大幅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四)“三大发展战略”的相互关系

三大发展战略之间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是针对性和系统性,特殊性和一般性、继承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多点多极支撑是总揽,对“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和创新驱动具有空间容纳和方向引领作用;“两化”互动、城乡统筹是路径,为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实施和创新活动开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和社会环境;创新驱动是动力,创新驱动能加强多点多极支撑和加快“两化”互动、城乡统筹。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整体,统一于推进四川“两个跨越”的伟大实践。

三、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

(一)主要任务

1.支持成都首位城市领先发展

首位城市成都的总体定位是,领先发展,全面转型升级,突出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增强核心竞争力,充分发挥核心辐射带动作用,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成为我国重要的开放发展示范区,更好地发挥“带头带动引领示范辐射”作用。

发展重点:一是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优化全方位开放大环境,全面提升城市功能,打造国际化对外开放平台,大力发展总部经济。二是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增强城市创新功能,壮大创新主体,建设创新环境。三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优化发展主城区,加快发展卫星城。

2.做强市(州)经济梯队

做大市(州)经济总量,提升发展水平,合理确定城镇结构,增强发展活力和整体竞争力,是确保市(州)支撑作用得以发挥的主要任务。

发展重点:一是增强市(州)经济实力,促进市(州)扩量提质,优化市域城镇体系。二是壮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分类推进中心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发展质量。三是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主导产业,加快产业园区建设,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加快建设天府新区

根据《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和《西部大开发“十二五”规划》,天府新区的总体定位是: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宜业宜商宜居城市、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国家创新型城市示范窗口。

    发展目标:按照“近期快速起步、重点突破,中期全面铺开、形成框架,远期优化提升、持续发展”的阶段性发展要求,加快天府新区建设步伐,确保天府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成为成渝经济区最具活力的新兴增长极。到2017年,基础设施网络框架基本形成,重点功能区初具规模,一批国际国内知名企业成功入驻,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制造业和高端服务业集聚效益明显。到2020年,“一带两翼、一城六区”城市形态基本形成,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和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辐射带动力明显增强。到2025年,实现“再造一个产业成都”,综合经济实力、创新发展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关系更加和谐,基本建成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区。

发展重点:一是坚持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协调发展,加快建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环境优美、和谐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二是围绕“再造一个产业成都”核心目标,大力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制造业以及高端服务业集聚发展。三是深入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着力营造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环境,深度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构建内陆开放型经济体系。四是积极稳妥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推动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向纵深拓展,积极探索具有创新性的城乡融合发展模式。五是充分发挥天府新区的区位、交通、产业等综合优势,积极为全省乃至整个西部地区提供国际金融、国际贸易、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服务。

4.加快发展成都平原经济区

成都平原经济区是全省发展的核心引擎,是成渝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定位是:国家重要的现代产业基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西部内陆开放高地。

发展重点:一是推动成都城市群同城化发展。探索建立共建共享和衔接配套的协调机制,共同推进跨区域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区域一体化基础设施网络体系。积极推进产业跨区域布局,形成优势突出、协作配套的产业分工体系。完善区域金融服务网络,支持地方金融机构互设分支机构,探索建立一体化的存取款体系、支付与资金结算体系。加强公共服务对接共享,探索建立公共服务一体化机制。推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创新生态环保合作机制,共同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屏障。二是大力推动产业创新发展。依托国家级和省级开发区,加快建设重点产业集聚区,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大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同时,不断推进传统产业升级,加大技术创新,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积极发展现代物流、金融和商贸等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西部物流、金融和商贸中心。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优化农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是加快绵阳科技城建设。推进军民融合协同创新和成果转化,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建设科技城集中发展区,集中布局一批军民融合重大产业化项目,打造高精尖创新产业基地,引领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支持骨干企业与科研院所、高校联合组建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重点实验室等研究开发平台,促进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

5.推动川南经济区率先突破

综合考虑川南经济区的比较优势、发展基础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其定位是:多中心城市一体化发展试验区、西部老工业基地城市转型升级示范区、国家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成渝经济区沿江和南向开放的重要门户。

发展重点:一是推动川南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加快完善区域合作机制,推动中心城市分工协作,加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促进产业分工协作,建设统一的现代市场体系,推进公共服务对接共享,加强生态环境共建共治。二是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加快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加快资源性产业转型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三是构建川滇黔渝结合部综合交通枢纽,加强对外通道建设,强化东西向成渝连接通道和沿江通道,完善城际交通网络,加快川南城际铁路建设,大力推进区域内公路网建设。四是建设四川沿江和南向开放的重要门户,加强与成渝城市群合作,强化沿江开放合作,共同推进长江经济带和金沙江下游沿江经济带建设;加强南向开放合作,开展与滇黔桂等省市的跨区域合作,积极承接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

6.培育川东北经济区新兴增长极

根据川东北经济区在全省、西部地区乃至全国的战略地位和主体功能分工,其发展定位是:川渝陕甘结合部的区域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化工基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生态文化旅游区和川陕苏区振兴发展示范区。

发展重点:一是建设川陕渝结合部综合交通枢纽,以铁路、公路、机场为重点,加强北向东向出川通道建设,以高速公路和轨道交通建设为重点,完善经济区内部干线交通网络,全面加强嘉陵江、渠江航运配套工程建设。二是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加快天然气等清洁能源综合开发利用,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及加工,提升种养业质量和效益,加强区域旅游资源整合,提升旅游品牌,改善旅游环境,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三是推进广安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加强城市综合服务、产业合作、科教文化合作、生态建设合作等功能区建设,深化与重庆、成都产业的战略合作,建设现代产业配套与合作基地。

7.打造攀西特色经济区

按照国家建设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的要求,依据攀西经济区的资源和产业优势,其发展定位是: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国家重要的水能开发基地、四川亚热带特色农业基地、全国知名冬季阳光旅游度假胜地。

发展重点:一是加快建设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以钒钛、稀土等战略资源综合利用为核心,以科技攻关为重点,创新发展钒钛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稀土研发制造中心,加快石墨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升矿产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水平。二是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战略资源开发,积极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大力发展亚热带特色农业,加快发展阳光生态旅游业。三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重点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工程,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四是改善交通基础条件,加快金沙江下游水电开发和攀枝花区域性次级综合交通枢纽建设,构建区域综合交通运输大通道和南向国际大通道,完善内部交通网络,提升运输服务能力。

8.加快建设川西北生态经济区

按照主体功能区建设的要求,依据川西北生态经济区自然资源禀赋和发展现状,其发展定位是: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国际知名生态文化旅游区、国家综合能源接续基地、国家稳藏兴藏战略要地、区域联结重要通道。

发展重点:一是加快生态功能区建设,推进生态规划和生态工程实施,加大若尔盖草原湿地生态功能区建设力度,加强川滇森林及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保护。二是培育生态产业,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优化区域产业发展布局,优先发展生态文化旅游,大力发展特色种养殖业和特色加工业,加快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推进成阿工业园区、甘眉工业园区等“飞地工业园区”建设。三是改善和保障民生,加快藏区新居建设,改造提升农户居住条件,深入推进民族地区教育、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推进教育发展振兴,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完善社会保障,建设更加公平的覆盖藏区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文化发展繁荣,实施扶贫解困行动,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交通进出通道建设,着力构建以公路为主,机场、铁路为辅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加快完善城乡输配电网,促进国家电网和地方电网共同发展,加快提升水利保障能力,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提升城镇综合承载能力。

9.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底部基础,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统筹兼顾、重点突破的基本思路,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对于夯实底部基础,推动“两个跨越”具有重大意义。

发展重点:一是深化提升扩权强县改革,着眼于创新省以下行政管理体制,深化扩权强县改革,落实省委省政府支持百万人口大县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百万人口大县改革发展,逐步有序下放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开展扩权强镇试点。二是改善县域发展条件,完善县域与周边铁路、高速公路、水运、航空的连接通道,促进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相互衔接,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和水资源利用率,加强能源保障,完善输送通道,推进城乡电网一体化。三是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平原地区县现代化水平,推动丘陵地区县实现突破发展,壮大盆周山区县特色经济,加快民族地区县生态经济发展和特色资源开发。四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县城和重点镇建设,支持有条件的县城和镇发展成为中小城市,加快新型城镇化,引导和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加快新农村建设,推进新村建设,着力培育新村主导产业,全面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和生产生活条件,建立城乡一体发展的体制机制,深入推进户籍、产权、社会保障、土地、金融等制度改革。五是深入实施扶贫开发,启动实施“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突出抓好产业发展,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认真抓好对口定点扶贫,深入实施“五大扶贫工程”。六是完善县域经济发展评价考核体系,调整和完善县域经济发展评价考核体系,合理划分考核类区,优化考核指标,完善考核排名方式,充分发挥考核结果的激励作用。

(二)进展情况

1.实施成效

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实施以来,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省区域经济呈现出首位一马当先、多点多极竞相发展、底部基础不断夯实的良好态势。

一是首位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增强,成都平原经济区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成都市2015年经济总量达到10801.2亿元,年均增长10.0%(2012—2015年,下同),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较2012年提高2.1个百分点。成都平原经济区年均增长10.2%,201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9126.4亿元,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比2012年提高5个百分点、达到62.3%。

二是千亿市州经济梯队进一步壮大,区域性中心城市加快发展。2015年除成都外经济总量过千亿的市(州)达到13个,合计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315.3亿元,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5%。大力实施区域性中心城市发展战略,有序拓展城市发展空间,较2012年新增绵阳、南充、泸州3个百万人口城市,新增国家级开发区5个、总数达到17个,新设省级开发区6个、总数达到46个。

三是天府新区上升为国家战略,新兴增长极建设加快。四川天府新区获国务院批复成为第11个国家级新区,同步推进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空港经济区规划建设,打造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内陆开放经济高地,2015年天府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11.0亿元、增长7.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09.8亿元、增长12.8%。

加快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建设,抓住长江经济带建设机遇,完善沿江综合运输体系,建设长江上游区域航运中心和川滇黔渝结合部综合交通枢纽,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和通道经济,扎实推进老工业基地城市转型发展,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区”和以能源、装备制造、化工等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川南经济区经济年均增长10.5%,高于全省0.8个百分点,2015年经济总量达到5221.0亿元,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18.3%。

发展壮大川东北经济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天然气、特色农产品等优势资源深度开发,建设石化下游、精细化工、农产品加工基地,川东北经济区经济年均增长10.0%,高于全省0.3个百分点,2015年经济总量达到4979.3亿元。

大力推进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争取国家给予政策支持,有力支撑了攀西经济区加快发展,攀西经济区经济年均增长9.5%,2015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240.0亿元。

推动川西北生态经济区绿色发展,以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清洁能源、生态文化旅游产业,川西北经济区经济年均增长8.9%。

四是经济区一体化建设取得新突破,区域合作不断拓展。全面建立省领导联系推动五大经济区建设工作机制和五大经济区联席会制度,区域合作进入制度化轨道,加快推进经济区一体化建设,成都经济区同城化步伐加快,川南经济区多中心城市群建设取得新突破。以建设产业合作园区为载体,以资源合作开发利用、产业转移和分工协作为重点,推动省内多边双边区域合作。进一步深化跨省区合作,川渝合作共筑成渝城市群取得新进展,渝广合作经贸会、渝西川东经济协作会等次区域合作深入推进;攀西-六盘水资源合作开发、川滇金沙江流域、川贵赤水河流域等与周边省市交流合作不断深化。

五是县域经济活力不断增强,底部基础进一步巩固。省政府成立了省县域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出台了《关于完善县域经济发展工作推进机制的意见》、《关于支持百万人口大县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关于推进平原地区丘陵地区盆周山区民族地区县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四川省县域经济发展考核办法》等政策文件,推动不同类型县域经济实现特色发展。较2012年新增过百亿的县新增24个、总数达到109个;扩权试点县新增19个、达到78个。

六是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成效显著,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提高。大力促进民族地区跨越发展和长治久安,扎实推进藏区“六大民生工程”和大小凉山彝区“十项扶贫工程”,川西北生态经济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达到16.9%,高于全省4.8个百分点。全面实施“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和扶贫专项方案,编制实施乌蒙山区、秦巴山区、大小凉山彝区、高原藏区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实施规划,建立精准扶贫机制,扎实推进“十大扶贫脱贫攻坚重点工程”,2012年以来全省累计减贫553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012年的15.3%下降到5.8%。加快推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率先在全国编制实施了“十二五”革命老区发展规划,争取国家批复实施《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设立专项资金支持老区技术改造创新,制定实施红色旅游专项规划,安排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产业化项目财政资金逾300亿元,全省83个革命老区县经济年均增长9.5%,高出全省0.3个百分点。

2.基本经验

我省在推动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实施过程中形成了以下好的做法和经验。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推进机制。省委省政府加强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实施组织领导,健全落实省领导联系指导经济区、市(州)和基层工作制度,成立了五大经济区发展省级协调工作小组和全省县域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加大对经济区以及市、县工作的支持、协调和服务,各地主动作为,结合实际制定实施规划或工作方案,形成了市县为主体、省市县三级联动的工作机制,有力保障了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实施。

二是坚持规划引领,不断完善规划政策体系。围绕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我省编制了成渝经济区成都城市群和南部城市群、川东北经济区、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规划。围绕培育区域经济增长点,制定了支持绵阳科技城、广安川渝合作示范区、泸州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等规划和实施意见。围绕夯实底部基础,制定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支持百万人口大县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等文件。这些规划和政策进一步深化细化了我省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布局和路径,明确了各地发展时间表、路线图和施工图,有力有序推动战略实施。

三是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分类指导。坚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推动各地竞相跨越发展。两年来,我省大力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引导各地按照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三类功能区科学发展,推动形成科学合理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按照平原地区、丘陵地区、盆周山区、民族地区出台了分类指导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并按照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出台了县域经济发展考核办法,引导不同类区县科学发展、加快发展。

四是争取国家支持,抓好平台建设。省委省政府把贯彻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与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结合起来,积极争取国家支持,将一批重点区域发展纳入了国家战略,大力抓好一批国家级区域发展平台建设。围绕国家“两路一带”规划建设,争取重点区域和一批重大项目列入了国家规划。争取绵阳科技城比照执行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先行先试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争取8市1区纳入国家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有力带动了我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泸州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经济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年均增速居全省第一。争取国家支持广安建设川渝合作示范区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给予财税、金融、开放等方面特殊政策,设立小平故里发展基金,2013年以来广安市引进重庆项目543个、到位资金553.6亿元。

3.存在问题

一是经济增速放缓,新增长极点发育缓慢。二是区域间发展差距不平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仍然较低。三是区域产业同构化和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区域空间开发失序低效现象比较严重。四是地区分工协作水平较低,区域协同发展格局尚未形成。五是支撑政策体系不配套,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仍不完善。

(三)新常态下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基本研判

1.新常态下国家发展战略与区域政策导向

国家发展战略导向:着眼于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国家强调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牢牢把握战略机遇期,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着力全面深化改革、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发展新动力,促进四化同步发展、构建转型升级的新路径,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促进集约均衡发展、构建区域协调新格局,全面保障改善民生、形成包容和谐新局面,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建设生态文明新家园。

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导向:一是顺应区域经济联系日益紧密和全面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四大板块”发展的统筹协调,把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作为拓展国家经济增长新空间的战略重点,优先推进西部大开发。二是进一步加大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实施力度,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区域主体功能定位进行开发活动,优化城镇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和生态安全格局。三是以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为抓手,联动沿海、沿边、沿江和内陆开放,推动国际国内开放合作互促互进。四是坚持轴带引领与中心支撑相结合,推动建设沿大江大河、沿边沿海、沿交通干线等新经济支撑带,培育新的区域增长极,支持重点地区先行先试,构建多中心、网络化区域发展新棋局。五是坚持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主要目标,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扶持力度,加快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和重点贫困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六是坚持市场主体和政府推动相结合,着力打破地区封锁和壁垒,推动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促进各类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健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体制机制,发挥政府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方面的主导作用。

2.四川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发展机遇:一是随着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现代市场体系逐步完善、政府职能深入转变和开放型经济体制不断健全,将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激发市场活力,增强我省区域发展活力和动力。二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加快推进两大战略核心区、战略支点、开放门户及大通道建设,支持成渝城市群建设国家新增长极,有利于我省加快重点区域开发开放,更好地融入国内外产业分工协作体系。三是国家继续把西部大开发放在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优先位置,将继续加强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我省内需增长空间,加快改善区域发展条件。四是国家支持打造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级新区、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开发开放和全面深化改革平台,有利于我省深入推进成都创新型城市、天府新区、绵阳科技城、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实验区等建设,加快壮大新的增长点极。五是国家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革命老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有利于增强我省落后地区的发展能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主要挑战:一是区域经济面临加快发展和转型升级双重压力,我省大多数地区经济发展主要依靠资源开发,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产业层次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发展方式粗放,面临赶与转的双重压力。二是破除体制机制障碍难度大,破解产业同构化、产能过剩、流域生态环境恶化等区域问题,需要改变现有行政区经济的发展模式,促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我省大部分地区仍处于要素集聚阶段,协调区际利益关系,建立有效的产业分工协作机制和统一的区域治理机制难度很大。三是资源要素约束加剧,国家强化土地用途和地方债务管制,全省财政收入增速回落,地方政府财力薄弱,保障区际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面临相当大的压力。四是巩固和增强区域竞争优势压力大,经济下行背景下,各地对资源、要素、市场、人才的竞争更趋激烈,在国家推动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规范清理地方优惠政策的背景下,通过优惠政策吸纳发展要素的空间大大缩小,培育区域竞争新优势亟待破题。

3.新常态下四川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

“十三五”时期我省区域经济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与特点:一是市州经济增速普遍放缓,但仍将保持较快增势;二是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但缩小绝对差距难度仍然较大;三是新增长极建设有望取得新突破,但区域增长格局难有大的改变;四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但完善的分工协作体系和动力机制仍有待形成。

4.新常态下谋划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着力重点

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优化全省重大产业和城镇布局,塑造区域发展新版图,对于我省加快实现“两大跨越”至关重要。新常态下,深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必须审时度势,准确把握和认真贯彻国家战略和区域政策导向,抢抓机遇,坚定不移地推进区域经济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必须顺势而为,尊重区域经济发展规律,立足四川区域发展实际,坚持问题导向与目标导向相结合,谋划好战略实施的新棋局,以更加扎实有力的工作,加快构建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格局,努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全面实现两个跨越的宏观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要注重把握以下重点:一是坚持主体功能导向,更加注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与经济人口集聚的适宜性。二是突出转型升级,更加注重区域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三是坚持创新驱动引领,更加注重通过科技进步推动区域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和竞争力提高。四是坚持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核心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五是强化协作联动,更加注重区域一体化建设和联动发展。六是强化体制机制创新,更加注重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

(四)进一步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的对策措施

1.培育区域经济支撑带,优化完善发展布局

抓住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机遇,顺应国家强化经济轴带建设趋势,在“一核、四群、五区”总体布局的基础上,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主要陆路交通干线,着力打造“三横两纵”经济支撑带,壮大沿线中心城市,形成点轴开发格局,辐射带动区域发展。

一是提升拓展成德绵乐发展轴。全面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依托成都-绵阳-广元-陕西高速、成绵乐客专、成雅西攀高速、成昆铁路等通道,提升成都、德阳、绵阳、乐山等中心城市功能,增强成都平原经济区综合竞争力和辐射能力,壮大广元、西昌、攀枝花等中心城市,带动川东北经济区、攀西经济区发展,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经济发展带。

二是强化沿江发展轴。积极推动长江上游经济带建设,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及沿江陆路通道建设,构建沿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壮大泸州、宜宾、乐山、自贡、眉山等区域性中心城市,推动川南经济区一体化建设,联动攀西经济区发展。

三是壮大成内渝通道发展轴。着力提升成渝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水平,依托成渝客专、成渝高速、成安渝高速等通道,壮大资阳、内江、遂宁等节点城市,强化成渝经济区“双核”经济联系,促进成渝经济区中部隆起。

四是发展成遂南广达通道发展轴。依托成南高速、南大梁高速,壮大南充、广安、达州等沿线中心城市,促进成都平原经济区与川东北经济区、重庆都市圈联动发展。

五是培育渝广达通道轴。依托襄渝铁路、达万铁路,借力重庆,促进川东北经济区与重庆都市圈联动发展,带动川东北经济区加快发展。

推动经济轴线建设,要以沿线中心城市为重点,支持德阳、乐山、宜宾、自贡、内江、达州等加快建成百万人口城市,科学高效集约推进城市新区建设,加快推动旧城改造升级,强化产业支撑,完善城市功能,打造区域性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增强对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能力。加强城际快速通道建设,合理规划建设城际轨道交通、客运专线以及城市轨道交通,构建快捷方便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密切城际和区域经济联系,促进人口、产业聚集。

2.着力次级突破,加快壮大区域新增长极

立足我省区域发展阶段性特征,顺应区域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实施重点区域率先突破战略,强化要素集聚能力,辐射带动其他区域全面发展。

一是推动天府新区创新发展。按照“一带两翼、一城六区”空间布局,完善新区规划体系,高起点、高水平推进天府新区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协调、联动、高效的管理体制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营造国际化营商环境,培育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竞争新优势;强化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集聚发展高端产业,促进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协调发展,加快把天府新区建设成为以现代制造业为主的国际化现代新区,打造成为内陆开放经济高地、宜业宜商宜居城市、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二是加快川南城市群发展。抓住长江经济带建设机遇,加快川南城市群一体化建设,力争率先实现次级突破、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着力提升长江航道等级,完善沿江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川滇黔渝结合部综合交通枢纽。大力发展临港经济和通道经济,建设川滇黔渝结合部的物流、商贸中心,建设四川沿江和南向开放的重要门户。扎实推进老工业基地城市转型升级发展,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核心区”和以能源、装备制造、化工等为重点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加快建设多中心城市群。

三是加快川东北经济区发展。抓住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机遇,加快建设川渝陕甘结合部的区域经济中心,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西成客专、兰渝、巴达等铁路和南大梁、渝川陕等高速公路建设,打造北向出川综合交通枢纽。加快油气化工、特色农产品等优势资源深度开发和加工转化,改造提升制造业,加快建设国家重要的清洁能源化工基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生态旅游。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抓好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打造川渝合作的桥头堡。

四是推动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改革发展。加快重点领域改革,争取在攀西试验区开展钒钛磁铁矿资源税改革,研究建立跨区域财税利益分享机制和攀西战略资源开发投资基金,探索建立留存电量竞价交易平台。加强科技攻关,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投入,组织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公开招标和重大科技专项,加强战略资源应用开发和产业上下游对接。推进产业调整升级,加强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大力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资源、产业整合和企业兼并重组,加快建设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加强生态环保建设,实施安宁河上游重金属污染区域综合整治、矿区生态修复等重点生态工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成昆、丽攀昭遵等铁路和攀枝花-大理、沪黄、宜宾-攀枝花等高速公路建设,进一步改善开放发展的条件。

3.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增强区域转型发展动力

加大规划引导和资金投入,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区域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增强区域转型发展的动力。

一是增强成都平原经济区自主创新能力。依托成德绵乐等地区科教人才和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集聚优势,加快推进成都国家创新型城市、天府新区创新研发产业功能区、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创新驱动试验区建设,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建设国家级协同创新示范区和我省创新驱动发展先导区。

二是提升三大区域应用创新能力。加强川南、攀西、川东北经济区教育、科技等基础能力建设,大力提高人力资源素质,培育创新创业人才和高技能产业工人队伍。依托资源、产业等比较优势,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快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建设,加强川南、川东北经济区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基地建设,推动区域产业调整升级。

三是构建跨区域创新链。深化科技开放合作,强化创新资源整合,推动科研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加强地区科技交流协作,发展跨区域产业创新联盟。加强科技成果引进、转化、交易、服务平台建设,构建有利于创新要素合理流动的统一市场体系,加快建立全省联网对接、互联互通的技术交易市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4.强化区域合作,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

进一步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完善区域合作机制,强化跨区域分工协作,加快区域一体化进程。

一是扎实推进经济区一体化建设。充分发挥市(州)主体作用,加强省级统筹协调,进一步健全完善五大经济区联席会议制度,探索建立共建共享机制,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产业分工协作、公共服务对接共享、生态建设共建共治,促进城市职能分工,支持建设毗邻城市同城化试验区和跨区域建设产业合作园区,设立城市群或经济区共同发展基金,促进成都平原经济区城市同城化发展,推动川南经济区多中心城市群建设,加强川东北经济区城市经济联系,进一步提高经济区一体化建设水平。

二是强化轴线联动和流域综合开发治理。依托长江黄金水道和主要交通通道,推动沿线城市分工协作,打造特色鲜明、集聚辐射的经济带。以长江干流、金沙江、岷江、嘉陵江、沱江等重点,建立跨区域管理协调机制,统筹流域开发和生产力布局,开展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协调解决跨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和产业转移、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

三是推动产业转移和分工协作。强化规划引领,尊重市场规律,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产业有序转移。鼓励成都向周边地区和省内其它地区转移加工制造业。以装备制造、能源和物流等为重点,强化成都平原经济区与川南经济区联动发展,以科技成果转化利用和资源综合开发为重点,推进成都平原经济区与攀西经济区、川东北经济区产业协作。大力支持发展“飞地经济”,加强产业合作园区建设,促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

四是扩大与周边省区的区域合作。全面深化川渝合作,以环渝腹地区域为重点,务实推进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产业分工协作、生态环境保护协作,建设西部地区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国家重要的经济增长极。积极推进西向开放合作,以原川陕革命老区为重点深化川陕合作,加快打通连接甘肃、新疆通向中亚、西亚、欧洲的西向开放通道。大力推进南向开放合作,积极推进攀西、川南与云南、贵州毗邻地区次区域合作,共同推进攀西-六盘水地区资源开发利用和金沙江下游、赤水河流域综合开发,打造西部地区跨省区合作示范区。

5.加快特殊困难地区发展,努力缩小区域发展差距

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等特殊困难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强基础设施、特色优势产业和公共服务等薄弱环节投入,不断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确保与全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一是推动民族地区跨越发展。贯彻落实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政策,继续实施藏区“六大民生工程”计划和大小凉山彝区“十项扶贫工程”,深入实施民族地区教育第二个十年行动计划和卫生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加快以交通、水利、供电、城乡公共设施等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生态文化旅游、特色农牧业和优势资源开发等特色产业,实现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二是扎实推进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以高原藏区、大小凉山彝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为主战场,建立稳定扶贫投入增长机制,创新整县推进机制,完善对口支援和定点帮扶机制,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扎实抓好基础、产业、新村、能力、生态“五大扶贫工程”,全面改善贫困地区发展条件。

三是推动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抓好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编制实施,争取国家制定特殊支持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走出一条革命老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

6.突出主体功能,推动县域经济特色发展

坚持以主体功能为导向,以五大经济区统筹县域生产力布局,深入推进县域经济体制改革,激发县域经济发展活力,推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加快发展。

一是大力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深入实施交通、农田水利、生产生活环境三大提升工程,大力改善县域经济发展条件。加快推动主体功能属于重点开发区的县(市、区)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提高经济人口集聚能力。巩固和提升主体功能属于农产品主产区的县农产品生产能力,发展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加强主体功能属于重点生态功能区的县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能力,引导超载人口逐步有序转移。

二是深化县域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农村改革,全面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化“两扩两强”改革,扩大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拓宽县域经济投入渠道,增强县域经济活力。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研究制定县域经济综合改革试点方案,探索县域经济科学发展新路子。

三是实施特色经济强县行动。坚持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旅则旅,大力发展特色鲜明的县域经济,加快建设一批工业经济、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强县。

7.创新体制机制,增强区域经济发展活力

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激发区域经济发展动力和活力。

一是完善统筹协调机制。加强省级统筹协调,完善省级领导联系指导基层工作制度,健全五大经济区省级层面统筹协调机制。借鉴其它省区做法和经验,以天府新区、川南经济区为重点,成立省级层面的推动次级突破的专职工作机构,加强组织领导,集中力量推动重点区域发展。设立省级区域协调发展专项资金,重点用于推动跨区域重大项目、重大合作和改革事项。

二是建立资源要素合理流动机制。健全要素市场体系,加强劳动力、土地、资本、技术等要素市场建设,探索建立排污权、碳汇等交易市场。破除行政壁垒和垄断,全面推进市场一体化建设,促进等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建立下游地区对上游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受益地区对生态保护地区的财政横向转移支付机制,推行跨区域建设投资项目成本分担及利益共享机制,推动建立异地招商引资项目流转机制。探索建立地区间排污权交易市场化补偿机制。探索建立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土地有偿使用机制,开展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吸纳农村转移人口或吸纳外来人口数量挂钩试点。探索资源开发权有偿取得制度,探索建立由水电开发企业与国家财政共同负担移民补偿费用的机制。

三是健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共财政体制。加大省级财政对相对落后地区基层公共财政的扶持力度,加大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强化均衡性财政转移支付,切实提高落后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水平。突出加强对民族地区、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力度,重点加快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基本社会保障等领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步伐。

四是完善差别化区域政策体系。强化区域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加强与财税、投资、产业、土地、生态环保政策的协同配合,探索建立条块结合、功能导向清晰、差别化的区域政策调控体系。健全完善促进五大经济区发展和促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的政策,完善针对贫困地区、资源枯竭型城市等问题区域,以及粮食及农产品主产区、资源开发地区、生态功能区等特殊区域专项政策。

五是建立分类导向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强化对各地区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区域合作发展等方面的评价,按照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定位,实行各有侧重的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强化考核结果运用,有效引导各地区科学发展、加快发展。

四、“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

(一)主要任务

1.构建宜居宜业宜商的现代城镇体系

城镇体系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不同规模、不同职能、相互联系城镇组成的城镇群体,是城市竞争的基本空间单元和重要的空间组织形式。构建科学的现代城镇体系是城市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作重点:一是构建现代省域城镇体系。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着力推进成都城市群同城化发展,以成都为核心,绵阳、德阳与乐山特大城市以及遂宁、眉山、资阳等大城市为支撑,打造我国中西部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群和西部地区的核心增长极,构建“两地两区”,形成“一核四圈六轴一带”。大力推进川南城市群一体化发展,以宜宾、自贡、泸州、内江为核心,优化提升产业体系和空间发展格局,培育城镇群成长要素和条件,实现川南城市群整体竞争力提升,形成“一极、两区、三基地”。积极推进川东北城市群协同发展,以南充、达州、广元、广安、巴中为支撑,积极培育区域性中心城市,形成“一环两心两区多点”的外向开放性空间结构。支持攀枝花—西昌等毗邻城市联合发展,依托钒钛、稀土、水能、特色农业等优势资源和自然人文优势,提高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建设中国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全国重要的钒钛产业基地、全国重要的水电能源开发基地和四川省重要的亚热带特色农业基地、阳光度假休闲目的地、独特的民族文化发展区,川滇黔结合部的枢纽与发展走廊,构建“两核一带两轴”的区域空间结构。

二是加快首位城市建设发展。优化首位城市城镇空间结构,按照疏解中心城,培育卫星城和区域中心城的思路,优化城市功能布局,构建由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直管区双核组成的特大中心城市和外围的卫星城、区域中心城、小城市、小城镇组成的功能互补、错位发展、联系紧密、协调发展的城市群。统筹城市空间布局与道路交通网络,构建“世界-成都-区域”的综合交通体系。培育产业集群,构建城市集群发展内生机制。

三是促进次级城市发展。大力实施次级城市突破发展战略,推动一批市(州)所在城市发展成为特大城市和大城市,做大做强做优区域性中心城市。进一步优化提升次级城市集聚经济和人口功能,强化交通枢纽、商贸物流和金融经济中心等城市功能,加强与周边城镇和地区的基础设施连接和产业分工协作,增强产业带动和综合服务能力,实现集约、联动、互补发展。

四是推动县域城乡空间建设。强化县城在县域经济的核心作用,将有限资源适度向县城倾斜,重点促进平原、丘陵和盆周山区发展条件较好的县城发展壮大,提高产业集聚和人口承载能力,形成强有力地县域经济增长极。围绕城市群布局发展县城,把一批经济基础较好、人口规模较大、环境承载力较强的县城培育成产业支撑强、地域文化特色鲜明、人居环境良好的大中城市,进一步完善城市群体系结构、增强城市群整体实力。重点加强片区中心镇的建设,抓住“百镇建设试点行动”的契机,加强片区中心镇的建设,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推动全省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完善小城镇配套设施建设,提高小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推进全省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公共服务配套,加强环境综合治理,美化人居环境。

2.构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四川省加快建设新型工业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生动实践,是坚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点任务和主要抓手。

工作重点:一是构建首位城市的现代产业体系。在首位城市的提质升位过程中,成都必须进一步加强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统筹推进城市和农村发展,重点推进天府新区建设,着力培育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制造为主导的先进制造业,促进高端服务业聚集,积极发展现代都市农业,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高地和国家科技创新与产业化基地。

二是构建次级区域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有条件的市(州)和重点经济区率先突破,形成更多更强的支撑点和增长极。通过壮大区域中心城市,做强市(州)经济梯队,推动绵阳、德阳等发展基础好的市加快提升经济实力和发展水平。

三是构建县域的现代产业体系。坚持因地制宜、扩量提质、转型增效、绿色低碳、高端切入、加速发展,分类构建县域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平原地区县领先发展、丘陵地区县追赶发展、盆周山区与民族县跨越发展。

3.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深入推动“五个统筹”和“五项改革”是构建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的内在要求,也是完成城乡统筹的战略路径和步骤。

工作重点:一是构建基本公共资源均等化配置体系。以城乡基础教育发展规划、办学条件、师资配置、经费投入“四个一体化”为主要内容,构建城乡基础教育资源均等化新型制度体系。以统筹城乡卫生服务体系、筹资和投入模式,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区域医疗共享,合理分配资源为主要内容,构建城乡基层卫生资源均等化配置体系。以加大公共文化服务投入力度,建设和完善基层文化设施网络,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统筹协调为主要内容,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积极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适当降低农村金融市场的准入门槛,积极发展农业保险类主要内容,建设城乡协调的金融体系。以实施镇(街)、村(社区)基层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信息库和企业用工信息库,建设多渠道信息发布体系和全域就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委主要内容,建设城乡统筹的就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二是构建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从制度建设入手,加快社会保险制度建设,扩大社会保险制度覆盖面,稳步提高社会保险水平。从统筹衔接入手,统筹城乡社会保险体系建设,稳步提高各项社保统筹层次,进一步做好社保关系转移接续。从强化保障入手,强化政府社会保障责任、社会保险基金监管以及社会保险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三是构建城乡新型基层治理体系。坚持党的领导,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以扩大基层民主自治为目标,以加强社区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为关键,以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为重点,深化城乡新型社区治理机制建设。注重城乡社区基础平台作用和主体多元化的组织建设,把基层社会管理纳入财政预算,为基层社会管理建立经济基础,明确社区公益服务性质、提供者和受益对象,在基层社会管理中引入社会工作者和民间公益组织的第三方参与,厘清政府、市场和社区在基层社会管理中的相互关系。

四是构建覆盖城乡的互联互通交通体系。加快建设由综合运输大通道、主要干线交通网、一般干线交通网、城乡基础交通网、枢纽站场体系、综合交通衔接转换系统构成的覆盖城乡的互联互通交通体系。建立多层次、多样化、高品质、“以人为本”的城乡客运服务体系,全面形成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覆盖普遍的快捷、高效、集约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4.促进“四化”同步发展

两化互动是四化同步的核心内容,四化同步是两化互动的逻辑发展。首位城市、次级城市和底部基础要做好顶层设计,系统规划,结合自身实际,科学确立四化同步的目标和路径,推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工作重点:一是首位城市的四化同步发展。推动信息化与产业的深度融合,促进重大技术突破,加快形成先导性、支柱性产业。实施企业能级提升示范工程,着力推进物联网、云计算等先进信息技术在城镇建设、社会事业等各领域的广泛运用。深入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推进产业布局与城镇布局双系调整,旧城改造与新区建设双核共兴,县城与重点镇多极支撑,园区立城与场镇兴业双向促动。持续推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实施“富民强村”行动计划,推进农村市场化进程,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二是次级城市的四化同步发展。加快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推进制造业信息化,推动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的转变,促进信息服务业发展,加快推进物流与供应链、电子商务等行业的信息化应用,以两化融合业务支撑、产业园区管理、城市发展三个方面为重点,创新管理信息化模式。实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科学规划两化互动工作,加快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方式,以产业优势率先实现次级突破,有序拓展城市和产业发展空间,促进产业和城市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促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适度扩大城市规模,增强对农业转移人口的吸纳能力,支持农业现代化发展,形成城乡统筹的发展格局。

三是县域的四化同步发展。用信息化提升县域产业价值,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传统特色产业、农业生产、农产品市场流通和安全监管中的应用,进一步完善面向县域中小微企业的信息化服务体系,提升医疗卫生、文化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等领域公共服务信息化水平。实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发展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大力发展民营经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投资县域特色产业和基础产业,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加快发展现代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推进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互协调,科学布局县城、集镇和新村,建设以县城、重点镇、中心村为重点的城镇体系,推动具备条件的县城发展为小城市,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现代农业、林业、畜牧业重点县建设,加快建设一批现代农业强县,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

5.建设城乡一体的组织架构和高素质人才队伍

农村加速融入城市,带来了农村组织结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深刻变革和农民的思想观念、利益诉求、生活方式的深刻变化。面对城乡一体化带来的新变化,重构城乡一体的组织体系和管理制度,建立适应城乡一体化工作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形成一套相互协调、相互推动的工作机制至关重要。

工作重点:一是建设城乡一体的组织架构。对各领域党建工作实行统筹规划、通盘部署、协调联动、整体推进,建设以区域融合为纽带的统筹城乡党建工作平台。完善市(区)、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服务网络,建设以服务中心为节点的农村新型社区服务平台。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教育、医疗、就业创业、农业科技等公共服务组织体系,建设以区域协调为导向的农村公共事业发展平台。二是建设城乡一体的人才队伍。实施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天府科技英才培养支持计划、优秀企业家培养计划、高技能人才开发计划等,加快聚集各类人才。实施优势产业人才支撑计划、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集聚计划、现代农业人才发展计划、大学生和科技人才创业扶持计划等,推动人才资源优先向重点产业分布。三是进一步完善党管干部的工作机制。坚持科学的考察任用干部,重点解决好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四个问题,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

(二)进展情况

1.实施成效

推进新型工业化方面。一是工业连续两年保持较快发展。2013-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1.1%、9.6%和7.9%,分别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4、1.3和1.8个百分点。2015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2084.9亿元,比上年增长7.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5.6%,比2012年10550亿元净增1534.9亿元。二是特色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加快。2012年以来,七大优势产业在工业中所占的比重稳步保持在78%-80%之间,资源开采类产业和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比重下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2015年比2012年增长55.3%,占全省规上工业产值的18.9%,比2012年提高6个百分点,主要产业较2012年实现大幅增长。三是建设了一批产业关联度高的产业集聚区。2015年,重点产业园区营业收入超过23000亿元,增长13%,比2012年净增1个1000亿园区和6个500亿园区。四是稳定发展了一批百亿千亿企业。2015年,营业收入过百亿的企业超过53户,千亿企业在2012年零的基础上实现突破。五是促进了产业绿色低碳发展。实施绿色发展专项行动,2015年全省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比2012年下降20%以上,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下降25%以上。

推进新型城镇化方面。一是城镇化率较快提高,城镇化质量明显提升。我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2012年的43.5%提高到2015年的47.7%,年均提高1.4个百分点,比全国高0.31个百分点,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城镇化发展最快的时期。与此同时,逐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并将各类产业园区纳入城镇统一规划布局,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初步形成城镇化与工业化良性互动发展格局。二是优化城镇布局,现代城镇体系初步建立。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优化全省城镇化发展空间格局,完成了50多个城市总体规划的重新审视。在规划中注重保护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已初步构建以成都超大城市为核心、3个百万人口特大城市和30余个大中城市为骨干、1700余个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的层级清晰、序列完整的现代城镇体系。三是加快发展一批区域中心城市,城市功能得到完善。绵阳、南充、泸州三个区域中心城市建成区常住人口规模已分别超过100万人,各区域中心城市集聚产业和人口的能力明显提高。坚持新区旧城协调发展,加快了城镇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了城镇人居发展环境。四是积极推进中小城市与区域中心城市的分工协作,小城镇建设明显加强。围绕四大城市群布局发展中小城市,加强了与区域中心城市的分工协作。有序实施了“百镇建设行动”,完成基础设施项目423个,就地就近转移人口超过52万人。五是大力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改善型住房消费逐步扩大。2013年-2015年,全省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基本建成87万套,竣工69.67万套。三年来向农民工提供公共租赁住房超过7.4万套。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改革方面。一是统筹城乡规划,优化了城乡空间布局。全省城镇体系规划逐步完善,城市新区规划进一步优化,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和编制水平不断提高,设市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实现全覆盖,县(市)域全域规划和地下空间规划试点工作取得突破。二是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三年共筹集交通建设资金超过800亿元,引领带动全省公路水路交通投资约3800亿元。全省新增和恢复蓄引提水能力54亿立方米,新增有效灌溉面积305万亩,解决了农村792万居民和104万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新建高标准农田示范区319万亩。三是统筹城乡产业发展,进一步健全了产业融合发展机制。“51025”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取得较大成效。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了现代服务业发展。四是统筹城乡公共服务,逐步完善了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体制。加强了城乡一体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推进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发展县乡医疗卫生事业,促进城乡社会保障协调发展。五是统筹城乡社会治理,创新了城乡基层治理机制。全省278个街道建立了“大工委”,3170个社区建立了“大党委”,4755个社区实现了网格化管理。建成标准化活动阵地的村37780个,全省城乡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覆盖率达到87%。六是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逐步推行居住证制度,为非当地户籍的常住人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七是深入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增大了农民的财产权利。全省除成都外有158个县(市、区)开展了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面完成。八是持续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保障体系。推进了城乡居保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之间的有序衔接。统一了农民工和城镇职工参加失业保险办法。实现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整合和省本级与市(州)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建立城乡居民大病医疗保险制度。九是稳步开展用地制度改革,优化了土地资源配置。积极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整合整治,促进农民住宅向集镇、中心村集中和农村建设用地布局优化调整,开展了工矿废弃地复垦利用试点,在全国率先开展水库水面用地方式改革。十是积极推进农村金融创新,逐步改善了农村金融服务。积极探索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推动符合条件的地方开展涉农资金整合,率先在全国启动实施土地流转收益抵押贷款试点。

2.基本经验

推进新型工业化的主要经验。一是立足省情,大力推进工业强省产业兴省。二是在扩大增量中调结构,在加快发展中转方式。三是推进集中集群集约发展,优化工业生产力布局。四是坚持创新驱动内涵发展,推进产业技术进步。五是促进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提升工业竞争力。

推进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经验。一是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二是科学规划,引导城镇化有序发展。三是产城互动,夯实城镇化发展的根基。四是改革创新,破解城镇化发展的难题。

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经验。一是以缩小城乡差距为核心,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二是以深入推进“五个统筹”和“五项改革”为主要着力点,推动统筹城乡全面发展。三是深化改革试点,将试点探索与面上推进相结合。四是坚持统筹协调的工作机制,增强统筹城乡改革发展的合力。

3.存在问题

新型工业化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工业经济发展不足。二是工业竞争力不强。三是工业集聚度不高。四是工业支撑带动作用不强。

新型城镇化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滞后。二是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的空间格局尚未形成。三是城镇建设质量不高。四是城镇化体制机制不健全。

城乡统筹实践中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城市化进程较慢制约了城市对农村的带动力。二是现实需要的一些改革举措与部分现行法律法规及政策冲突。三是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尚未建立。四是现代农业发展不足。五是农村金融发展滞后。六是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差异较明显。

(三)深入实施“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发展战略的对策措施

1.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

一是着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推动七大优势产业转型发展,推进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成长壮大,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前瞻布局和抓实一批重点创新成果产业化项目。二是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加快建设攀西国家级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打造国家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建设全国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加快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建设,努力建设国家现代服务业改革发展示范区。三是积极推进创新驱动发展。着力完善企业主导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产学研用合作,实施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核心技术、工艺攻关行动,鼓励企业推动重大发明专利产业化。四是全面推进产业深度融合。推进工业化与信息化、军工企业与民用企业、现代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重点围绕产业园区、产业集聚、产业新城,推进产城互动发展。依托创新驱动和技术改造提高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促进农产品多层次转化和增值。五是坚持淘汰落后产能和化解过剩产能。突出抓好化解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用能设备落后和过剩产能的淘汰。将钢铁产能控制在3600万吨,水泥控制在1.5亿吨,平板玻璃控制在4500万重量箱,电解铝控制在110万吨。六是夯实县域工业底部基础。培育发展一批资源精深加工、农产品转化、劳动密集型聚集、与中心城市配套制造业发达的基地县。建设一批功能完善、集聚能力强的“回乡创业园”,打造一批省级以上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围绕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建设一批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省级专业化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区。七是充分发挥工业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带动作用。同步规划产业园区与城市新区,推动产业园区向更大规模、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发展,全方位的工业吸纳就业体系,完善工业间接带动服务业就业的政策,增加城镇第三产业就业容量。

2.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一是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常住人口,建立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加大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的供给,改善群众住房条件。加强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城乡一体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二是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合理控制成都市主城区人口规模,提升成都城镇群其他城市的人口承载能力,大力发展区域中心城市,支持一批百万人口大县、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县(市)建设中等城市,支持基础条件好的中心镇发展为小城市,增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的功能。三是提高城镇建设管理水平。科学确立城市功能定位与形态,统筹规划城市空间功能布局,继续实施“百万安居工程建设行动”,加强城市道路交通、管网、污水处理、生活垃圾处理和公共服务等设施建设,进一步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四是坚持绿色低碳发展。构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城市生态系统,加快建筑节能改造和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防灾减灾能力。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五是增强城镇化对新型工业化的促进作用。按照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原则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完善城镇功能,为工业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增强城镇对新型工业化所需劳动力和人才的集聚和稳定能力。

3.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一是加快建立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加大农村产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力度,积极建成覆盖全省、功能齐全、效率明显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促进农村集体和个人产权在流转过程中实现价值最大化,增加农民的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二是促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机衔接和一体化发展。积极实施以城乡居民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续办法,进一步推动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进一步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质量,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建立城乡一体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待遇调整机制,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待遇差距。三是积极稳妥地推进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完善被征地农民多元保障机制,开展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同等入市探索和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深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四是加快农村金融制度创新。探索建立林权抵押融资收储基金,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农村信用社重组,支持民间资本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开展农村金融服务创新试点,探索金融支持农业规模化生产和集约化经营的有效办法。五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引领带动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推进优势产业向高效生态产业转型,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投资现代农业,支持有实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农产品产地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大力发展农产品直销、配送和电子商务。六是加强统筹城乡改革发展推进机制。进一步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开展统筹城乡发展综合示范项目建设,着力推广成熟经验,进一步做好统筹城乡发展改革面上的工作,完善统筹城乡工作机制。

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一)四川纳入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的背景

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省成功纳入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成为全国8个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先行先试的区域之一,十分来之不易。主要体现在:    

1.这是东明书记亲自部署,多次向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汇报,多次向国家有关部委汇报衔接的重大成果

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专题研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选择一些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形成几个具有创新示范和带动作用的区域性创新平台。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2015年3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8号),提出要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2015年5月5日,中央深改组审议通过了《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提出了要选择一些区域开展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改革的先行先试工作,破解创新驱动发展瓶颈制约,引领、示范和带动全国加快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创建工作,东明书记亲自部署并多次向中央、国务院领导汇报,要求省发展改革委和科技厅迅速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科技部对接,争取我省进入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2015年6月1日,省政府正式向国务院报送《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申请建设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的请示》(川府〔2015〕41号)。随即,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带队赴京先后拜访了科技部王志刚书记和国家发展改革委徐绍史主任,两部委领导均表示支持。在东明书记高度重视和亲自推动下,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科技部给予了极大的支持,两部委先后5次拟文向中共中央、国务院领导汇报,东明书记利用一切可能机会多次向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汇报。2015年8月28日,中央印发《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中办发〔2015〕48号),四川正式纳入试验区。

2.这是西部地区纳入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唯一省份

我省被纳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的西部唯一省份,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国家区域总体战略的体现。从区位优势看,四川在全国和我国西部地区具有重要地位。四川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是国家内陆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依托,是重要的支撑。二是四川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2015年四川地区生产总值迈上3万亿元台阶,位居西部第一,由全国第8位上升到第6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和支出规模、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等一些主要经济指标,也在西部地区十二个省份的总和中,一般都是占五分之一,有的甚至是四分之一左右。可以说,四川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省,是西部经济发展的“领头羊”。三是科技资源禀赋良好。四川有高等院校109所,每年大学毕业生都超过30万人,2015年达到38万人,有国家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17个、国家和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68个、两院院士61名、专业技术人员287万余人,各类研发机构1759个。四是四川创新驱动战略实施成效明显。大力推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狠下功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成长型产业。2015年四川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超过1.5万亿元、增长25%。电子信息等一些重要产业增长强劲,集成电路产业规模已经位居全国第5位,全球50%的笔记本电脑芯片是在四川封装、测试的,全球50%的苹果平板电脑是“四川造”。

3.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央赋予四川最重要的创新改革任务之一

回顾30多年的改革开放历程,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是中央赋予四川最重要的改革试验任务之一,与改革开放初期四川首开全国改革先河并列,成为四川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阶段。

一是改革开放初期四川首开全国改革先河。四川历来就有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20世纪70年代末,广汉金鱼公社率先推进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向阳在全国第一个撤销人民公社恢复乡政府而成为农村改革的发源地之一,一度在全国形成“要吃粮找紫阳”的风尚。同时,1978年成都宁江机床厂等工业企业率先扩大自主权试点,是全国最早带头探索国企改革、扩大企业自主权试点的省份。这些都开创了全国改革先河,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引领四川经济在全国率先改革发展。

二是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拉开了四川新一轮发展改革的大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鲜明提出关于创新改革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集中体现了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着力点,为我们做好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创新驱动作为“三大发展战略”之一强力推动,创新发展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风正劲。四川列为国家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是四川在转型发展关键时期赢得的关键机遇。 

新起点孕育新希望,新起点指向新目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起航,切实把全面创新改革作为“十三五”发展的“一号工程”来抓,坚定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实现四川“两个跨越”、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作出更大贡献。

(二)四川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总体要求   

1.把加快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作为主要目标

围绕“三年试验突破、五年基本转型”的总体安排,到2018年基本完成中央确定的创新改革试验任务,积极探索创新兴省、创新强省路子,在创新驱动转型发展上走在前列,加快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

2.把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性成果作为核心任务

要突出抓好制度创新,定期总结形成和推广创新改革经验,为全国全面创新改革探索更多的四川经验、四川路子。今年争取在军民融合、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率先在全国形成经验。

3.把成德绵地区作为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核心区域

按照国家部署要求,围绕成德绵这一核心区域开展创新改革试验,成都重点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区域创新创业中心,德阳重点建设国家高端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绵阳重点建设国家军民融合创新改革发展示范基地。通过试验区域的先行先试,带动全省各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走出各具特色的创新发展之路。

4.把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作为核心主题

这是中央赋予四川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最鲜明的任务。要围绕军民融合聚焦聚力,突出这一主题,做好这篇大文章,发挥四川军工资源优势,着力打造成德绵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示范区,使军民深度融合成为我省创新改革试验的最大亮点。

(三)四川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重要任务

我省作为8个先行试验区域之一,坚持问题导向,有所为有所不为,不求面面俱到,突破几个重点领域的改革创新,达到“一子落而全盘活”。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的任务:

1.着眼于建立健全统筹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切实增强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

一是完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推进机制。我们将借鉴美国等发达国家经验,加快建立军民融合创新改革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联合开展统筹规划、政策制定、重大决策和总体协调,有效衔接国防科技工业发展规划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重大军工建设项目纳入地方工业发展布局。

二是创新“民参军”机制。在“民参军”方面,我们将创新军品市场准入机制,鼓励和引导具备相关能力和条件的民口单位加快进入除战略能力外的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加快建立保密资格认证、质量体系认证、许可审查和资格审查工作协调机制。

三是推进军工企业市场化改革和军工科研院所分类改革。我们将加大改革推进力度,允许符合要求的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军工企业股份制改造,支持符合条件的民口企业与军工企业组建混合所有制企业,试点推进军工企业和国防科研院所后勤社会化改革。

四是推进军民科技创新资源共建共享。我们将探索建立军工资源共享机制,分类推进国防科技实验室、军工重大试验设施、大型科研仪器等向社会开放。

五是创新军用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我们将探索改革军用技术成果使用、处置管理制度,建立军用技术再研发降密、解密机制,鼓励四川设立支持军用技术再研发专项资金,推动军用技术向民用领域转化应用。

六是创新装备采购模式和军品采购信息发布机制。我们将探索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采购项目或军品配套任务,加快推动在川建立武器装备采购服务四川分中心,开通武器装备采购信息网四川查询点。

2.着眼于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制机制,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水平

一是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我们将大力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加大企业创新激励力度,支持企业更多参与重大科技项目实施、科研平台建设,推进企业主导的产学研协同创新。

二是完善激励企业创新的政策。我们将尽快落实和完善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扶持等普惠性政策,尽可能建立更多的创投引导基金,积极开展技术创新融资、加强推广运用支持等方式,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

三是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我们将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积极探索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对由财政资金形成、不涉及国家安全、重大公共利益的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支持项目承担单位自主实施转化。

四是加快推进科研院所分类改革。我们将加快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分类管理机制,扩大科研院所管理自主权,探索研究体现科研人员劳动价值的收入分配制度,推进转制科研院所股份制改造,支持有条件的转制院所开展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

3.着眼于建立健全内陆开放创新体制机制,全方位提升开放合作水平

一是开展更高层次的国际经济和科技合作。我们将加快推进国际科技创新合作,高水平建设中韩创新创业园、中法成都生态园、新川创新科技园等国际合作园区建设。同时,跟踪落实四川省、清华大学与美国华盛顿州、华盛顿大学“2+2”合作协议。

二是深化外商投资和对外投资管理体制改革。我们将探索开展外商投资企业属地登记管理制度改革,允许境外投资公司在成(都)德(阳)绵(阳)地区设立分支机构。加快清理规范进出口环节收费,建立收费项目清单。

三是加快推进内陆开放大平台建设。我们将加快四川自贸区建设,高水平办好中国西部国际博览会、中国(绵阳)科技城国际科技博览会等一系列重要展会,推动全省大开放大发展。

4.着眼于建立健全金融创新体制机制,切实提升金融服务创新能力

一是强化资本市场对科技创新的支持。我们将加大对科技型、创新型企业的金融服务和资金投入,推动符合条件的中小科技创新企业在创业板、新三板上市。

二是加快科技金融产品创新。我们将争取我省纳入投贷联动试点地区,鼓励商业银行在川设立互联网金融平台,推进信用信息及大数据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应用。

三是完善服务科技创新的金融监管体系。我们将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在川设立民营银行,适时在成(都)德(阳)绵(阳)地区推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探索建立创新型金融产品专家评审制度。

5.着眼于建立健全创新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的创新性人才队伍

一是实行更具竞争力的人才引进制度。我们将制定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办法,放宽海外高层人才来川创新创业的限制,切实做好“千人计划”等国家重点引智项目,择天下之英才而用之。

二是完善创新人才的激励、管理和流动机制。我们将鼓励高校院所比如实施股权和分红激励等分配办法吸引高层次人才,鼓励高校院所科技人员离岗创业。同时,进一步落实事业单位用人自主权,健全人才评价机制,完善职称评定办法。

三是培育壮大创新型人才队伍。我们将实施创新型企业家培养计划,推行技术工人新型学徒制培养新模式。

6.着眼于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

一是从重点领域突破壮大军民融合产业。我们将加强与央属军工企业战略合作,在川布局航空整机、航空发动机、核电装备、信息安全、集成电路、北斗导航等重大项目,培育壮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军民融合产业体系。

二是以技术创新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我们将实施《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大力推动传统产业实施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航空航天、智能制造、轨道交通、节能环保等先进制造业。

三是以新兴业态引领现代服务业发展。我们将加快实施服务业示范引领工程,优先发展五大新兴先导型服务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云服务、移动多媒体等新兴服务业。

四是以完善技术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我们将加强种质资源收集、保存、利用及多样性保护,培育具有自主产权的农业特色品牌。

7.着眼于构建多层次创新平台体系,加快提升创新驱动发展支撑能力

一是加快建设重要区域创新平台。我们将充分发挥重点区域对全省创新驱动发展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推动天府新区、绵阳科技城、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等重要区域创新发展。

二是加快建设一批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我们将规划布局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争取建立国家科学中心和制造业创新中心,加快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检测中心。

三是加快建设创业创新孵化载体。我们将依托“互联网+”等新技术新模式构建最广泛的创新平台,大力实施创业四川行动,加快国家新兴产业“双创”示范基地建设。积极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支持建设一批“孵化+创投”“互联网+”等新型孵化器、加速器。

8.着眼于建立健全有效发挥市场与政府作用的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是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我们将实施最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健全知识产权侵权查处机制,推进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审合一”试点。

二是营造鼓励创新的市场环境。我们进一步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实施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管理,进一步改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商业模式准入管理。

三是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我们将积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建立全省统一的社会信用信息共享交换平台,大力推行企业信用信息公示制度,健全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信息“双公示”制度,努力建设“信用四川”。

(四)我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取得的成效

各地各部门坚决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始终把全面创新改革作为引领“十三五”发展“一号工程”来抓,大胆探索、先行先试,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各项工作取得新突破,我省创新改革发展其势已成。

1.聚力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

以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契机,着力统筹发展地方经济和服务国防建设,大力促进“军转民”、“民参军”,加快建设军民融合核心平台载体,积极推动军地资源共建共享,实现国防工业优势向经济发展优势加速转化。1—6月,全省军民融合产业主营业务收入1200亿元,增长8.6%。 一是抓好顶层设计。抓紧编制《四川省“十三五”军民融合发展规划》,出台了《四川省推动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实施方案》《四川省军民融合深度发展2016年工作推进方案》,在启动重大改革试点、推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部署了一系列重点任务。建立局省协调机制,由国防科工局、省政府每年轮流主办联席会议,研究重大合作事项。依托中国(绵阳)科技城部际协调领导小组,加强院地、校地、院校沟通协调,定期召开军校地联席会议,“一事一议”解决重大问题。二是拓宽“军转民”、“民参军”渠道。坚持以国防建设和市场需求为牵引,探索形成了“院所自转、军工自转、院企联转、民企参军”等4种模式。鼓励军工科技成果再研发转民用,设立总规模100亿的四川省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积极推进军工技术向民用领域转化应用,催生了利尔化学、中物仪器、科莱电梯、维博电子、西磁等知名军转民企业。中物院在军转民领域参控股科技型企业100家,建成我国第一家高清数字成像仪器中心,填补了我国工业CT设备生产空白。大力推进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装备承制单位资格联合审查工作,指导40余家民口企业取得保密资格认证,引导民口企业进入武器装备的研发、生产、维修等领域,涌现出川大智胜、海特高新、爱乐达航空等优质“民参军”企业,部分民企为“载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等重大专项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截至目前,全省拥有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的民营企业达120余家。三是加快建设军民融合核心载体。加强与中核工业、中核建设、中航工业、中电科、中国兵装等军工集团共建核动力、核燃料、航空整机、信息安全等10大军民融合产业基地。推动绵阳科技城建设,打造形成30平方公里军民融合创新驱动核心示范区,成立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组建军民融合研究院、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联盟,布局建设通用航空、信息安全、军工电子等一批军民融合产业园区。推动成都依托电子30所、10所、29所等建设一批特色军民融合产业园区,推动德阳依托东方电气集团等打造核电装备产业基地,绵阳组建全国首个国家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推进科学新城、空气动力新城、航空新城和8个军民融合专业园区建设。

2.聚力推进科技与经济融合,科技成果转化现实生产力水平不断提升

坚持科技创新市场导向,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完善成果转化激励政策,着力解决科技成果转化“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问题,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推动科技成果迅速转化成为现实生产力。一是有序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研究制定《四川科研院所改革总体方案》和《深化科研院所改革试点推进方案》,探索转化一批、深化一批、改制一批、新建一批“四个一批”的推进模式,首批23家试点单位名单已经确定。深入推进西南交通大学职务科技成果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工作,明确职务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由职务发明人和单位共同所有,规定职务发明人经申请可与学校按3:7比例共享专利所有权,探索“早确权、早分割、共享制”的管理新模式,作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头条播报,在省内外引起强烈反响。二是完善激励企业创新的政策。出台《促进经济稳定增长和提质增效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措施》,支持采购应用单位在同质同价下使用本省优质产品,预留30%以上的政府采购预算份额采购中小企业产品。制定科技成果转化财政资金补助政策,组织实施新材料、生物医药等15个专项领域、1500项重大成果转化项目,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702个。三是强化金融对创新的支持力度。全省银行业机构在5个市(州)设立了8家科技支行,累计为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124.6亿元。支持创新型人才,向科技人员、海外高层次人才、青年大学生和草根能人等四类创新型人才发放贷款8781户、37.2亿元。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西部)高新技术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推进会,共促成签约项目404个,签约总金额达193亿元。深化与深交所合作,与与深交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创新企业上市融资,支持发展前景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在创业板或“新三板”市场融资,加快推动建立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转板机制。截至目前,我省“新三板”挂牌企业突破200家,提前3年完成省政府目标。四是大力培育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行动,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分类认定制度,新增100家高新企业,累计达到2800家。成功举办“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业活动周”,四川省和四川大学成功纳入国家首批双创示范基地。建成“四川双创”、“互联网+四川制造”、“四川云网”等服务平台,对重点建设的孵化器给予500—1000万专项支持,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区”的完整孵化体系。截至目前,已建成各类孵化器565个,在孵的科技型企业超过3万家。“菁蓉国际广场”、 “天府菁蓉中心”、“菁蓉创业小镇”以及其他各类创新创业平台竞相绽放,“创业天府•菁蓉汇”已成全国知名品牌。

3.聚力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创新驱动发展支撑能力显著增强

坚持特色化、专业化发展方向,主动融入全球创新体系,强化源头创新能力,多渠道推动创新要素集聚,着力打造丰富多样的创新平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平台载体和品牌企业,抢占科技创新的制高点和话语权。一是加快推动重点区域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天府新区、绵阳科技城、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和15个国家级高新区、经开区建设,创新示范效应日益突出。绵阳科技城军民融合产业集群加速形成,攀西战略资源创新试验区钒钛资源技术攻关项目进展顺利,辐射带动全省其它区域创新发展。二是大力搭建更多的创新平台。加快推进华西生物治疗转化医学研究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产学研联合实验室99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2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5家、省级大学科技园6家。建成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个、轨道交通、大型低速风洞等国家重点实验室13个、国家工程实验室4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57个,组建北斗导航、石墨烯等117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设立了“校(院)地”协同创新座谈会机制,定期研究解决校(院)地协同创新重大问题。三是不断搭建开放合作平台。建立了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委省协同机制,签署《中美气候智慧型/低碳城市合作备忘录》,正式启动四川省、清华大学与美国华盛顿州、华盛顿大学“2+2”合作。规划建设中韩创新园,正式启动中韩创新创业园中方工作推进机制。加快推进中德产业创新合作园区建设,正式签署中德产业创新合作园区协议。统筹推进中欧产业园、中法成都生态园、东盟国际产业园、新川创新科技园等国际合作园区加快建设,促进各项落地项目落实到位。

4.聚力推进产业发展转型升级,产业集聚效应日益显现

坚持“转型才能更好发展、后发也要高点起步”,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狠抓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产业向中高端迈进。1—6月,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2%,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增速2.4个百分点。一是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组织实施了中国制造2025“四川行动计划”,加快发展智能电网设备、核能装备与技术应用、通用航空、轨道交通设备、机器人、生物医药等十大先进制造业。加快推动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总投资485亿元的成都京东方第6代新型平板显示生产线项目开工建设,嘉石科技第二代/第三代半导体集成电路芯片项目竣工投产,填补了国内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线空白。绵阳科技城军转民产业链、中电科网络信息安全产业园、中国电子8.6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四川长虹、成飞集团等企业的科技项目获得国家智能制造专项。二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五大高端成长型产业,加快突破电子信息、新材料、航空航天等领域核心技术,重点培育信息安全、航空与燃机等高端成长型产业。设立总规模为20亿元的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出台《四川省加快大数据发展的实施意见》、《四川省2016年“互联网+”重点工作方案》,积极争取国家将四川纳入“大数据产业示范基地”建设试点,成功争取国家在川布局第一批基因检测技术应用示范中心,支持成都建设“世界软件名城”、绵阳建设“中国特色软件名城”。上半年高附加值、高技术产品保持较快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4.3倍,城市轨道车辆增长2倍,智能手机增长72.7%。三是促进产业园区提档升级。大力推进重点园区培育计划,扎实做好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修订工作,争取将更多符合条件的开发区纳入到国家公告目录。正在编制《四川省“十三五”开发区发展规划》,研究制定支持开发区创新发展的政策措施。积极推动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加快认定一批省级高新区。截至目前工业在园区的集中度接近70%。

5.聚力推进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创新创造活力不断释放

牢牢抓住“人”这个关键要素,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完善人才培养政策体系,用好利益分配杠杆,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环境和条件,充分激发各类人才的动力活力。截至目前,我省共有两院院士61名、专业技术人员287万余人。一是完善人才引进培养政策体系。出台《关于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服务全面创新改革的实施意见》、《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办法(试行)》、《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全面创新改革驱动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四川省“十三五”人才发展规划》等文件,设立总规模2.1亿元的“天府英才”工程专项资金,及时提出实施“创业四川”行动以及构建创新创业生态体系的政策措施,吸纳高层次人才在川创新创业。二是大力实施“人才计划”。新增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47名,支持引进155名海内外高端人才和15个顶尖创新创业团队。全省高校建成大学生创新俱乐部48个,各市(州)建成202个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实现创业人数比去年增长25%。积极培育创新型企业家队伍,选送了180余名企业领军人才赴清华、北大等开展培训,示范引导各市(州)培训企业经营管理人才2000余人次。三是建立与海内外名校战略合作机制。深化与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等名校战略合作,加快与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交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推动双方在战略决策咨询、干部人才培训和交流等方面的战略合作。特别是与清华大学的战略合作,促进了中美“2+2”协议的签订,双方合作进入国家战略层面。重视“走出去”,建立海外引才工作站10个。四是推行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推进职业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探索“招生即招工、入校即入厂、校企双师联合培养”的新型学徒制培养模式。成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对应产业集群,走进产业园区办学,在蒲江中德(成都)职教创新创业园区共建AHK职业培训中心,在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汽车分院,与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四川工程职业学院与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等共建生产实训基地,与德国库卡机器人公司合作建立机器人学院,培养专业技能人才。

(五)新常态下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基本研判

1.顺应国际新一轮技术革命和新兴产业发展的趋势,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部署

从世界发展趋势看,全球新的科技革命正处于孕育阶段,一些重大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开始显现。新的科技革命将伴随着新的产业革命,出现新一轮产业升级、结构转型、国际分工以及产业链的延伸。以德国实施工业4.0战略、美国发展工业互联网为代表,主要发达国家都在加紧部署发展智能制造,谋求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继续占据领先优势。四川作为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域之一,更要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顺应全球化创新的潮流,加大在世界范围内汇聚人才和科技成果的力度,加强对基础前沿、核心关键技术攻关的支持,着力健全体制机制、优化创新生态,最大限度地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的建成指日可待。

2.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大举措

从国内发展环境看,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实现新常态下的新发展,关键是要通过创新提供动力源泉。从发展实践看,我国以加工制造产业发展起家,逐渐成为“世界工厂”,在全球分工中处于产业链低端的格局,赚取的利润越来越薄。例如,2015年中国鞋业出口超过90亿双,平均出口价格在5.25美元,我国企业平均在每双鞋上挣得的利润不到20美分。从某种意义上讲,不创新就是死路一条。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四川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是主动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寻找经济新引擎、增强发展新动能作出的重大举措,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从跟随式发展向引领型发展的突破跨越,从而在未来发展中赢得主动、抢占先机。

3.推动我省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实现“两个跨越”的必由之路

从四川发展实际看,近些年,我省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也在发生变化,面临的发展形势尤其严峻(国家是“三期叠加”,而我省可以说是“五期叠加”,在国家的“三期”之外,还有天灾和人祸的影响),用东明书记的话讲,四川到了“转型才能更好发展、后发也要高点起步”的重要关头。从经济增长看,四川经济“换挡降速”的特征十分明显,地区生产总值增速由2010年的15.1%回落至2015年的7.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由两位数的高增长回落到个位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也呈现回落态势。从发展方式看,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虽受到一定程度遏制,但产业层次较低,我省工业初级化、低端化特征明显,原材料行业比重比全国高6.7个百分点,以装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比重比全国低3.9个百分点。服务业总量偏小、比重偏低,服务业比重比全国低10个百分点左右,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占比低于全国10个百分点以上。尤其是创新能力不足,全省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仅为1.6%左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左右。资源环境制约明显,万元GDP能耗比全国平均水平高20%左右。由此可以看出,当前资本、劳动、土地等要素投入的驱动作用下降,传统依靠要素规模扩张推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难以为继。四川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以破除体制机制障碍为主攻方向,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和科技领域改革,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重大转变,增强转型发展、跨越提升的新动力。

(六)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的对策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统一安排部署,主动作为、勇挑重担,切实抓好“快”、“细”、“实”、“好”这四篇大文章,确保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党中央、国务院交给的改革试验任务。

1.在“快”字上提进度

试验工作启动一年多来,从推进的速度和力度来看,我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走在8个试验区域的前列。尤其自6月24日国务院批复我省《试验方案》以来,省委省政府召开一系列重要会议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再动员、再部署。7月13日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名义印发了省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实施方案、2016年工作计划等9份指导性文件,9月6日又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实施我省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综合改革内容清单”等9张清单,掀起了新一轮推动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工作的热潮。我们将继续突出“快”这个字,动员各方力量,快速行动,除了之前已经启动的工作外,其他重点难点改革事项都要全面铺开。督促指导成德绵、天府新区和攀西地区按照省委部署和批复的试验方案,强力推进先行先试。督促其他15个市(州)加快制定实施方案,结合自身实际和产业发展需求选择若干领域进行改革试验。尤其是关于30项国家授权推进的先行先试改革举措,加快梳理推进改革试验的各项政策,逐一制定专项推进工作方案,积极对上衔接和争取,确保年底前全部启动实施。

2.在“细”字上见成效

推动创新的最终主体是企业、高校、院所,前期确定了44家企业、高校、院所定点联系单位,定期了解他们对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诉求,帮助解决面临全创工作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将继续发挥“一竿子插到底”的精神,一项改革一项改革去推动,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去对接、一个平台一个平台去搭建、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去落实,将创新改革试验中的每一项任务、举措、政策落实到具体市场主体、创新主体,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同时,指导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针对行业领域、科技成果转化、创新体制机制方面长期形成的问题,结合自身需要,提出政策需求和创新改革突破方案。

3.在“实”字上下功夫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抓实、再抓实,不抓实,再好的蓝图只能是一纸空文,再近的目标只能是镜花水月。全面创新改革试验蓝图已绘就,现在的关键是狠抓贯彻落实。第一,全面落实责任。成德绵等试验区域、省直有关部门(单位)要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细化落实试验方案,建立工作台账和明细账,进一步明确成果形式、完成时限、推进措施、评估办法等,确保试验方案每一项任务都有人盯、有人推、有办法推。第二,建立完善试错、容错、纠错等激励机制。以国家全面创新改评估工作方案框架为指导,制定我省全创工作考核评估方案,建立评估考核指标体系。鼓励和引导各级党员干部以严的作风和实的精神抓落实,推动形成想创新、敢创新、善创新的良好风尚。第三,加强督促指导。做好国家和省上关于全创督查工作,推动从严督导、从实指导,采取巡回检查、随机抽查、定期通报等多种形式,掌握了解情况,及时解决问题,推进工作落地实处。同时,要定期开展创新改革成效评估和落实情况“回头看”,确保出台的创新改革实施事项落地见效。

4.在“好”字上出成果

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性成果是国家开展试验工作的“硬任务”,也是开展创新改革试验最直接的要求。我们将突出抓好制度创新,边推进改革,边梳理总结,特别是“瞄准”我省前期已经取得重大成效的关键领域,率先提炼形成既有区域典型性、又有工作开创性、还有普遍指导性的经验成果。经反复调研、充分讨论,已梳理出几十条可复制可推广储备经验。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充分尊重地方和基层首创精神,及时发现和总结提炼更多经验成果。

(作者: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邓长金)

 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