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

人民性: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的价值归依

文: | 图: | 部门: 丨 签发人: 丨 发布时间:2019-06-02 14:01:22 丨 点击数: | 来源:本站原创

   


    《党政研究》2018年第6期


 人民性: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的价值归依


 臧乃康      张士威

 

 

〔摘要〕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一切为了人民利益,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的价值归依在于人民性,一是人民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这是因为人民性是改革的价值缘起、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要求。二是人民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导向图。改革进程必须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共享发展注重坚持社会公平正义。三是人民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源。这主要体现在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中获取改革动力、人民利益至上是改革开放的根本遵循。四是人民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金石。改革成效呈现在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的获得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关键词〕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人民性;人民立场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8048-(2018)06-0082-07

〔基金项目〕2017年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委托项目“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政治建设的理论创新研究”(17WTA015);2017年南通市社会基金项目重点课题“十八大以来中国政治建设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研究”(2017ANT003)

〔作者简介〕臧乃康,南通大学地方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二级教授,江苏苏州215009;

张士威,苏州科技大学商学院讲师,江苏南通226019。

 

全面深化改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一场伟大革命,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一切为了人民利益,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回首改革开放四十年的伟大历程,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全面深化改革”,深刻诠释了“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1〕人民性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行动价值和实践逻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性贯穿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全过程,充分彰显了习近平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的价值归依。  

什么是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2〕这是全面深化改革的价值属性和根本遵循。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  

全面深化改革的人民性,源于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为了更好地代表人民、依靠人民、服务人民。不言而喻,人民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  

1.人民性是改革的价值缘起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性不仅仅是改革的价值考量,而且是改革的初衷。“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3〕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那一天起,就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团结带领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是真正的英雄。”〔4〕正因为如此,“必须使国家制度的实际承担者——人民成为国家制度的原则。”〔5〕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根本宗旨,赢得了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伟大胜利。邓小平指出“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6〕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不断深入,改革遇到的新问题、新矛盾、新难点层出不穷,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坚持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改革开放伟大事业之所以能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根本原因在于中国共产党坚持改革的人民性价值,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方面牢固站稳人民立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凝聚党内改革共识,形成了改革合力;另一方面持续强化党的作风建设,保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开展了一系列全面从严治党活动,做大“最大公约数”。我们党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努力使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7〕“三严三实”专题教育,要求“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8〕实现各级领导干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为了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使每一位党员干部坚定政治方向和人民立场,全党开展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坚持用党章党规规范党员、干部言行,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引导全体党员做合格党员。”〔9〕以人民性为立场和出发点的全面从严治党,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价值导向。  

2.为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政党的执政基础不仅决定了政党执政的价值理念,而且决定了政党的施政纲领和公共政策的价值定位。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从革命走向建设再迈向改革的进程中,始终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0〕全面深化改革作为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要转化为卓有成效的公共政策,需要全党上下凝聚起高度的政治共识,形成强有力的集体行动。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马克思主义全部理论的立论基础在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类的根本利益、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为根本价值尺度,把全人类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从世界范围的视域看,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也将对全球产生影响。“中国治理模式将会受到更多追捧,中国的地位也会随之更加稳固。”〔11〕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习近平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12〕因此,强化党内共同的政治信仰,聚合共同的政治追求,提高党员的执行力,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深化改革的实现路径和政治保障。  

3.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把人民性创造性地运用于党的全部实践活动,形成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中国的改革开放,创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奇迹,中华民族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此同时,经济转轨与社会转型处于相互作用的内在关联之中,社会利益分配格局进行了重大调整,政府运用治理工具来调整各种利益关系,换取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相对稳定。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转型的难度加大、经济增长动能的乏力、低端产业主导的经济结构、资源环境的使用透支等,严重影响到社会建设和社会稳定的大局。社会财富的增长与贫富分化呈正相关比例,公共资源的总量不足与结构失衡同时并存。社会出现道德水平总体下滑、利他行为减弱、获得感下降、信任缺失、群体对抗、焦虑增加的问题,形成了与人民利益、国家利益相分离的“社会撕裂”的苗头和倾向。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组织群众,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智慧选择。习近平指出,“只要我们紧紧依靠13亿多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自己的路,我们就一定能战胜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取得新的成绩,最终实现我们确立的目标。”〔13〕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追求在普惠人民,让人民生活得更美好,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二、全面深化改革的导向图  

无论是改革开放初期的“摸着石头过河”,还是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中国共产党始终坚守人民性的改革底线,通过改革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1.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  

习近平指出,“推进任何一项重大改革,都要站在人民立场上把握和处理好涉及改革的重大问题,都要从人民利益出发谋划改革思路、制定改革措施。”〔14〕中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改革进入“深水区”,人人受益的普惠式改革已经完成。那种为了部门和局部利益而牺牲大多数人利益的做法,开始受到质疑;追求GDP的增长而去牺牲生态环境的做法已为人民群众抵制。分配不公、阶层固化、公共资源配置失公、公共产品供应失衡,给全面深化改革带来更多的不确定性、风险性。如何化解矛盾,走出改革的困境,“方向一定要准,行驶一定要稳,尤其是不能犯颠覆性错误”。〔15〕这里的关键是要注重两个方面:一是全面深化改革要坚持人民性的价值定位,不仅要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更要把人民利益放在最重要位置上。二是全面深化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要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只有这样,才能符合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判断,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16〕  

2.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传统体制下,政府直接配置资源推进经济增长。市场化改革意味着承认个人利益和经济自由,中国改革是通过渐进式变革或激励而扩大市场作用,让劳动者的贡献与回报密切联系的过程。1982年的中央1号文件明确包产到户等责任制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至此改革浪潮在中国大地兴起。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了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改革目标。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五大提出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要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习近平指出:“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17〕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政府与市场间关系调整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大规模私有化运动和以顾客为导向的企业家政府改革,而是“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18〕并根据所处发展阶段逐步探索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最佳平衡关系。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权力清单”改革与“放、管、服”改革等众多改革举措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生动体现,改革过程中政府既要有效应对市场失灵,又要避免“政府缺位过位导致的市场人为失灵”,〔19〕更好认识到政府自身的优势与局限性,关注“如何决定什么程度的公共行动与私人行动的组合是最有效率的”,〔20〕改革始终关注人民群众利益的获取与维护。全面深化改革就是始终站在广大人民立场上,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在改革的顶层设计、政策举措、路径选择中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  

3.共享发展要注重坚持社会公平正义  

改革是持续释放“红利”的过程,“红利”来自人民,也必须回馈人民。如果“红利”不能与人民共享,改革就会失去持续的动力和明晰的方向,改革的人民性也会因此流失。全面深化改革本身是人们利益关系调整和利益分配更趋公平公正的过程。“要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们各方面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需要改革;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是改革的重点。”〔21〕如果说,罗尔斯的正义论是对西方社会危机的哲学解析,那么,公平正义作为价值是社会主义运动始终追求的目标。因而,公平正义也应是当代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路向标定。改革开放已经走过40年的历史进程,改革的动力发生了深刻变化,即由政府转向市场,问题在于“改革开放以来,推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经济主体主要包括四个,即国有部门、民营部门、地方政府和外资。但今天,这四个主体都缺乏动力。……老百姓对改革发展的期望值很高,他们对政权的支持率也很高”。〔22〕这个分析也许并不精准,甚至带有片面性。但是,人民群众对改革向往不容置疑,因为共享发展体现着人民性的核心内涵。人民群众既是共享的主体,更是发展的主体。坚持共享发展就是让更多的人参加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来,要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群众,使人民群众在共建共享的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因而,公平正义和共享发展是中国改革的持续性、有效性动力。  

三、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源  

习近平同志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23〕因此,只有弄清楚中国发展问题的关键所在,才能为全面深化改革凝聚持久的动力。  

1.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

“改革开放在认识和实践上的每一次突破和发展,改革开放中每一个新生事物的产生和发展,改革开放每一个方面经验的创造和积累,无不来自亿万人民的实践和智慧。”〔24〕邓小平说,凤阳县的“绝大多数生产队搞了大包干,也是一年翻身,改变面貌”。〔2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试验被推向全国各地农村,开启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历史进程。中国农村改革的正确决策和正确举措,来自于以小岗村为代表的中国农村以及中国农民伟大创举。中国共产党坚持群众路线,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广大人民群众生产致富,极大改善了农民的生活;多种所有制经济的顺利推进,极大地促进了各类工商企业的发展,市场活力不断涌现,“苏南模式”则是这一时期改革的典型案例。基于单一制体制现状,为了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中国共产党不断调整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财政分权、行政分权的改革相继推出,加之分税制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晋升锦标赛”,〔26〕诱发形成了地方政府为经济增长而竞争的局面。这在客观上加快了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公共服务水平的进程,因而,“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群众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27〕  

2.在解决社会主要矛盾中获取改革动力  

党的八大分析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形势,指明了我国当时的社会主要矛盾,即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和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指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8〕由此,消除贫穷成为中国的首要任务,改革开放成为中国发展的关键词。与改革开放后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相衔接,中国共产党逐步对国家与社会、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进行了重新审视与动态调整。“强调本地经济增长最大化也导致官员们去国家管理机构寻求特殊优惠和豁免。为得到这种豁免而进行的机构间的讨价还价成为中国管理制度改革的一项主要内容。”〔29〕这也实际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党的十九大提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改变意味着:一方面,在中国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的情况下,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普遍的提高和改善,“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30〕另一方面,由于改革过程中还不同程度存在“重政府轻市场、重国富轻民富、重发展轻服务”〔31〕等问题,“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具体表现在城乡差距、收入差距、区域差距等方面。如果说十八大之前的改革是“帕累托改进”的话,那么十八大以来的改革则是为了实现“卡尔多改进”。〔32〕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要破除公共治理中形成的既得利益,既要做大蛋糕,更要分好蛋糕,树立新发展理念,树立并践行新型政绩观,强化政府优质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  

3.人民利益至上是改革开放的根本遵循

《共产党宣言》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33〕无产阶级的运动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共产党人不是同其他工人政党相对立的特殊政党。他们没有任何同整个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的利益。”〔34〕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价值立场和价值取向。纵观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性特质,得民心、顺民意、谋民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新实践中,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根本价值立场,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政府本身必须体现公平正义,它代表着全社会所有人的利益,所以它的任何决策或制度都必须着眼于提高全社会人们的福利。”〔35〕民生在现实生活中表现为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吃穿住行、就业、就医、养老、教育等基本内容,涉及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坚决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坚决清除妨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36〕在全面深化改革过程中,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使我们党始终拥有不竭的力量源泉”。〔37〕  

四、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金石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全党必须牢记,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38〕人民性是全面深化改革的试金石。  

1.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从中国的政治语境而言,全面深化改革既要看“为什么人”,又要看如何“为这些人”。中国共产党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执政地位的巩固有赖于全体人民的共同政治信仰与政治认同,这需要建立在持续的经济发展基础之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以及提供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环境。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39〕这既激励着已经“站起来”的广大人民群众朝“富起来”的目标努力,更是对党和政府提出明确的要求。改革开放既是对人民需求的正面回应,也是党巩固执政基础的重大举措。中国在渐进式的改革过程中,通过分权改革,调动了地方政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不断获得改革的资源。40年的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但是,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贫富差距不断拉大,区域差异日益加深,城乡差别持续扩大,腐败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都与共同富裕的改革路向背道而驰。  

习近平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40〕党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创造新时代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让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惠及到每一位社会成员。以新发展理念为核心的包容性经济制度,为全面深化改革凝聚共识、获取改革最大公约数提供了良性机制。“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41〕共享发展致力于解决收入分配不公、公共产品供给不均衡等问题,从而不断提升人民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政治认同和可靠支持。  

2.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

思想观念的束缚和利益固化的藩篱对改革的阻滞效应十分明显。改革开放40年取得重大成就,受益于思想解放和利益流动性。当下思想解放不够,与利益固化直接相关,从这个意义上说,利益固化是观念保守、体制僵化的直接原因。利益的流动性缺失,改革进程就会出现梗阻,加剧利益博弈,不同利益群体不仅争夺新增利益,而且自发地维护既得利益,加剧社会分裂化程度。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增加社会和利益的流动性,公正而平稳地实现利益协调,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这是由于利益调整会带来心理上对于利益剥夺或获得的不同感受。增强民众的获得感有助于推进改革的深入,如果很多社会群体都抱有相对普遍的剥夺感,就会对改革形成对抗力量。反之,持续有效的获得感,会让利益相关者对改革持宽容和包容的态度。习近平指出,要“推出一批能叫得响、立得住、群众认可的硬招实招”,“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42〕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既包括能够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也包括能够更有效地参与国家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治理。而“获得感”要落地生根,则需要改革过程中的制度建设作为保障。  

3.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不仅是为了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更是为了人民当家作主更好地实现。新中国成立后,形成了国家对社会的全面覆盖,党和政府成为国家治理的唯一主体,“单位制社会”“整体性社会”是这一时期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概括。随着改革开放与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国家对社会的管制逐步放松,多种所有制经济快速发展,多元治理主体逐步成长。20世纪90年代后,民间组织的数量迅速增加,种类空前增多,独立性明显增强,其合法性也日益增大。〔43〕人民群众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公共事务的空间也不断拓宽。在中国基层社会,“随着村民委员会选举和城市居民委员会选举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中国公民开始用选票来影响自己的社区事务”。〔44〕市场化改革推动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普遍改善,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两极分化、腐败以及社会不公等问题,新兴的社会阶层要求参与政治生活的呼声越发强烈,群体性事件的出现表明弱势群体有效的利益表达机制的缺失。这实际上对治理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等各领域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安排,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的能力,包括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各个方面。”〔45〕公共权力运行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民主化、法治、效率以及协调,被视为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五个标准。〔46〕事实上,这五个标准的核心在于提高制度建党、制度治国的效益与效率。有效率的制度可以有效协调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张力,通过增进公共利益的方式来谋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形成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良性循环。国家有效治理既要确保社会稳定发展和公共利益合理维护,又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承认个性化追求,保障个人自由,让社会充满生机活力。  

国家治理现代化本质上不是构建和设计,而是具体的社会实践和社会运行,以及在社会实践和运行中实现的国家建设架构变化。只有在具体的社会实践中,才真正提供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创新源泉。因此,全面深化改革着眼于通过建立有效率的制度来促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通过形成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协同治理格局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增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福祉,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参考文献〕

〔1〕〔2〕〔3〕〔4〕〔7〕〔8〕〔10〕〔13〕〔14〕〔15〕〔17〕〔21〕〔24〕〔27〕〔30〕〔45〕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71,154,5,5,43,381,4,101,98,101,95,97,68,27,4,91.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72.

〔6〕〔2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68,315,

〔9〕〔12〕〔18〕〔2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174,32-33,103,38.

〔11〕陈静.未来已来:中国创造大趋势——访世界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夫妇〔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4-12.

〔16〕〔38〕〔4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1-12,44-45,45.

〔19〕田国强.十九大与全面深化改革的新使命、新任务〔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8,(2).

〔20〕〔美〕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发展与发展政策〔M〕.纪沫等译.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429.

〔22〕郑永年.中国改革路线图〔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6.73.

〔26〕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7).

〔2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G〕.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839.

〔29〕〔美〕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M〕.胡国成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273.

〔31〕田国强.中国改革:历史、逻辑和未来〔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4.23.

〔32〕范恒山.十八大以来的改革部署与推进:方向、重点、方法——习近平总书记全面深化改革系列重要论述研究(上)〔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7,(6).

〔33〕〔3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11,413.

〔35〕任剑涛,龙国智.权力共享和利益共享:和谐社会的两个基本前提〔J〕.学术研究,2005,(5).

〔36〕〔37〕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17,18.

〔39〕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3.

〔40〕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J〕.求是,2013,(1).

〔42〕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77.

〔43〕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329.

〔44〕郑永年.中国模式:经验与困局〔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0.150.

〔46〕俞可平.论国家治理现代化(修订版)〔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4.

 

 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