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

抓牢头等大事 厚植扶贫情结 坚决打赢四川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文: | 图: | 部门:编辑部 丨 签发人: 丨 发布时间:2018-07-30 11:37:18 丨 点击数: | 来源:本站原创

 

大家好!在这美好的人间四月天,很高兴在这里与同志们就脱贫攻坚有关问题进行交流。

省直机关党校举办的“治蜀兴川”大讲堂,将脱贫攻坚作为一个重要主题,紧扣了现实,很有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同时,我省要推进治蜀兴川重大战略、实现与全国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最大、最突出的短板在贫困。这是因为,我省是全国扶贫任务最重的6个省份之一。至2016年底,我省还有贫困人口272万人,贫困发生率为4.3%。特别是我省藏区彝区贫困程度最深、最为复杂,区域性整体贫困突出。至2016年底,高原藏区还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1万人、贫困发生率12.8%,大小凉山彝区还有贫困人口52.9万人、贫困发生率21.4%,贫困发生率分别比全省高8.5、17.1个百分点。此外,藏区彝区还有18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占全省的50%。凉山州贫困发生率高于40%的极度贫困村还有166个。加之,藏区地方病防治、彝区禁毒防艾难度还很大。这些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坚中之坚、难中之难,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但又是必须完成的底线任务,也是最艰巨的任务。所以,习近平总书记一直抓得很紧、亲自挂帅督战、耳提面命,每当在精准扶贫推进的关键时候都发表了重要讲话,为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东明书记自觉向总书记看齐,始终念兹在兹、唯此为大,把脱贫攻坚作为全省工作的头等大事、作为治蜀兴川的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对脱贫攻坚,全省各级各部门、广大党员干部都要有清醒而充分的认识,认清面临的形势,明白肩负的责任,主动担当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下面,我主要给同志们报告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牢牢掌握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这个强大理论武器,坚决打赢我省脱贫攻坚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对脱贫攻坚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形成了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我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根本遵循,始终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超常举措、超常努力,五年间全省农村贫困人口共减少480万人,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效。四川的实践证明,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是脱贫攻坚的根本遵循和制胜法宝,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是完全正确的。

我们深刻认识到,总书记对贫困群众牵挂最多、用情最深,时刻放在心中;对脱贫攻坚操心最多、用力最大,时刻抓在手上,抓脱贫攻坚的战略高度不断提升,理论内涵也不断升华。仅今年来讲,习近平总书记至少4次在重要场合就脱贫攻坚发表了重要讲话。

今年1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张家口市考察调研时强调“要以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主线,分类施策、真抓实干,吹糠见米,确保贫困人口如期实现脱贫。”“要把发展生产作为主攻方向,把易地搬迁扶贫作为重要补充,把生态补偿扶贫作为双赢之策,把发展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计,把社会保障兜底作为扶贫的基本防线”。

2月21日,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时深刻指出,“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我们作出的庄严承诺”,强调“要强化领导责任、强化资金投入、强化部门协同、强化东西协作、强化社会合力、强化基层活力、强化任务落实”。脱贫攻坚第一次走进中南海讲堂,更凸显了中央对这项事业的重视和关切程度达到新的高度。

特别是3月8日上午,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是我们党立下的军令状。脱贫攻坚越往后,难度越大,越要压实责任、精准施策、过细工作。要继续选派好驻村干部,整合涉农资金,改进脱贫攻坚动员和帮扶方式,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已经摘帽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要继续巩固,增强“造血”功能,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坚决制止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

3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听取了2016年省级党委和政府脱贫攻坚工作成效考核情况汇报,对推进脱贫攻坚工作提出要求。强调,要继续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用绣花的功夫实施精准扶贫。精准扶贫首先要打牢基础,做实做细建档立卡,实现动态管理。要坚持分类施策的基本原则,针对致贫原因采取有效措施。要激发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内生动力,靠辛勤劳动改变贫困面貌、过上幸福的生活。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坚中之坚的地方,要采取超常措施加以扶持。要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把求真务实的导向立起来,把真抓实干的规矩严起来,让真干假干不一样、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    总书记近期关于脱贫攻坚需要把握的“一条主线”、“一个底线”、“五条路径”、“七个强化”、“一个同样重要”、“一个长效机制”等等新论述、新观点、新要求,思想性、指导性、实践性都非常强,是对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的丰富完善和深化发展,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一步指明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脱贫攻坚的方向思路、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这一系列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总书记自始至终的那份大爱无疆、心系苍生的扶贫情结。这个扶贫情结,蕴含着坚定笃定的人民立场、博大深厚的民生情怀和执政为民的政治担当。

2月23日,省委王东明书记主持召开省领导攻坚领导小组第13次会议,传达学习、深刻领会了总书记在河北张家口市考察调研和中央政治局第39次集体学习重要讲话精神,并提出贯彻措施。东明书记强调了“准、实、早、稳”这“四个字”。

第一,突出一个“准”字,不断深化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的理解把握。要进一步在“精准”上下功夫,严格落实“六个精准”要求,逐县逐村逐户分析研究,全面掌握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实际困难,找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准药方、靶向治疗。要强化动态管理,建好用好“六有”大数据平台和扶贫资金监测系统,实行月报制度,全面科学推行痕迹管理,确保脱贫对象进出可追溯、扶贫资金项目可监测、群众收入变化可跟踪。

第二,突出一个“实”字,坚持用实功出实招求实效。做实目标任务,坚持量力而行、防止层层加码,既不冒进也不拖延,将年度目标任务细化分解到县到村、到户到人,确保科学合理、责任明确。做实政策措施,全面梳理分析各类脱贫攻坚政策的执行情况,行之有效的继续坚持,需要完善的抓紧修订;新出台的多雪中送炭、少锦上添花。做实资金项目,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用在刀刃上,确保每一个项目都解决实际问题,每一笔资金都精打细算,用活用好、用出效益。做实验收考核,严格程序、极端负责,较真碰硬、揭短亮丑,确保脱贫成效不掺水分,经得起实践和历史检验。

第三,突出一个“早”字,早部署早到位早实施早见效。脱贫攻坚一刻也“等不得、拖不得、慢不得”,必须争分夺秒、抢前抓早。我省今年22个扶贫专项2017年度实施方案,总资金1074.48亿元。要及时把项目资金安排下去,为一线打攻坚仗提供充足的“弹药”。对易地扶贫搬迁等扶贫项目施工也要未雨绸缪,留下缓冲期,科学安排时间节点,确保进度和质量。

第四,突出一个“稳”字,确保已脱贫摘帽对象稳定脱贫。要多管齐下巩固脱贫成果,持续“输血”,建立已脱贫对象“回头看”“回头帮”工作机制,做到脱贫不脱帮扶、不脱政策、不脱项目。强化“造血”,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不断拓宽就业增收渠道;防止“失血”,提高社会救助、医疗保障水平,采取特殊措施防止贫困群众因重大疾病、自然灾害等重新返贫。

3月8日下午,四川代表团在驻地举行全体会议,专题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四川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东明书记强调,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重大政治任务。要点在五个“准确把握”。

一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的总体要求,着眼更好服务全国大局,谋划推动治蜀兴川各项事业。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批示,进一步完善发展战略和工作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抓好发展第一要务,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再立新功。

二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要求,加快推动四川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要适应农业主要矛盾由总量不足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的阶段性变化,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省“三农”工作的重大任务。要把提升农业供给能力、保障粮食安全作为根本,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带动更多农民特别是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三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要求,大力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锁定“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聚焦贫困县、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念兹在兹、唯此为大,扎扎实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强化统筹意识,处理好点和面、当前和长远、物质和精神、输血和造血等关系,管好用好“四项基金”,切实抓好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就业增收、教育和医疗卫生、低保兜底和救济救助等工作,深入开展“四好村”创建活动,塑造新风正气,带动更多群众用勤劳双手创造幸福美好生活。要加强干部考核,对已退出村、已脱贫人口定期开展“回头看”、着力进行“回头帮”,明确后续扶持政策,做到脱贫攻坚期内帮扶力度不减,让更多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四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扎实开展创新创造的重要要求,加快建成全国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走在西部开发开放的前列。要扎实抓好全面创新改革这个引领我省“十三五”发展的“一号工程”,着力打通军民融合、科技与经济结合、科技与金融结合“三个通道”。要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加快健全军民融合发展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构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军民融合产业集群。要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

五要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的重要要求,保持坚强政治定力,坚定不移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扎实抓好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常态化制度化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着力提升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要持续用力正风肃纪、旗帜鲜明惩治腐败、坚决有力刷新吏治,着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长效机制。

3月17日,东明书记又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传达学习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东明书记强调,要深刻领会、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要求,以“绣花”功夫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是要始终突出精准,锁定“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聚焦贫困县、贫困村和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坚定有力把脱贫攻坚这件头等大事抓得更好更有成效。二是要加强工作统筹。既注重完善政策体系、做好制度安排,更注重力量下沉,层层压实责任;既注重整体推进,兼顾好片区内外,更注重突出重点,把四大片区特别是高原藏区和大小凉山彝区作为重中之重;既注重输血,集中力量开展帮扶,更注重造血,激发贫困地区干部群众内生动力活力;既注重物质脱贫,管好用好四项基金,抓好住房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就业增收、教育医疗、低保兜底等工作,让贫困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更注重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开展“四好村”创建活动,办好农民夜校,让贫困群众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三是要对已退出村、已脱贫人口定期开展“回头看”,着力进行“回头帮”,做到脱贫攻坚期内帮扶政策不变、帮扶力度不减。四是要依纪依法严肃查处脱贫攻坚中的违纪违法行为。五是要加强干部考核,根据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工作表现情况,提拔重用一批、表彰奖励一批、优化调整一批。

总书记和东明心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讲得很深很透、实之又实、细之又细。作为扶贫人,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东明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以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强化为民意识,增强群众观念,心中时刻装着贫困老百姓,“闻其饥寒为之哀,见其劳苦为之悲”,用心用情用力为他们办好事做实事,让他们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和温暖。

二、全省脱贫攻坚进展情况和形势判断

2016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开局之年,也是我省扶贫移民工作最为忙碌、最为艰辛、绩效最为突出的一年,在我省扶贫移民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一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空前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全省上下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坚决有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落地落实。全年我省脱贫攻坚投入各类资金1181亿元,实现减贫107.8万人,超出计划数2.8万人,完成率为102.7%,全省贫困发生率下降至4.3%;实际退出贫困村2437个,完成率为103.7%;5个2016年计划摘帽贫困县的贫困发生率全部下降至3%以下,年度目标任务超额完成,广大群众对脱贫攻坚满意度较高,每项指标都达到了97%以上。盘点一年的工作,有以下鲜明特点和成效。

第一,“作战令”发得更急。东明书记、尹力省长对脱贫攻坚亲自谋划部署、督导落实,念兹在兹,唯此为大。特别是东明书记逢会必讲扶贫,强调如果完不成脱贫攻坚任务,就要军法从事。去年来,省委、省政府密集召开14次省委常委会、5次省政府常务会、11次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高位部署推动。脱贫攻坚12道令牌,一道比一道发得紧、下得急。全省各地各部门积极统筹协调,主动承接落实,拉出任务清单,及时将省委、省政府的声音和指令传达、分解到各地各部门,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第二,“突击队”配得更强。去年,省委下大决心配强了全省脱贫攻坚的工作力量,实现与扶贫任务相匹配。一是配强领导力量,明确各级党委副书记协助书记分管脱贫攻坚。选派88名优秀年轻干部到贫困县挂任专职副书记。提拔重用17名贫困县委书记,不脱贫、不换人。二是配强扶贫机构,省市两级扶贫移民局长兼任同级政府副秘书长,88个贫困县扶贫移民局长任同级政府党组成员;省市县扶贫移民部门新增编制1060名。三是配强基层人员,优选了3298个辖有贫困村的乡镇党委书记;1.4万个帮扶单位、4.3万名驻村干部、11501名第一书记、1万余名农技员实现对所有贫困村全覆盖帮扶。

第三,“先手棋”下得更准。我们最大限度地把各级各部门的干劲调动了起来、把行业的力量聚合了起来,“五个一批”取得明显实效。易地搬迁扶贫打好“当头炮”,全省完成易地扶贫搬迁年度投资165.5亿元,建成住房9.77万套、建成率达133.1%,完成了32.6万人的搬迁任务;产业就业扶贫着力“治穷根”,全省6.8万个农业专合组织、518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脱贫攻坚。创建“扶贫再贷款+扶贫小额信贷”模式,金融精准扶贫贷款余额2592亿元,其中个人精准扶贫贷款余额为196亿元。出台就业扶贫9条政策,将211万贫困家庭劳动力实名登记入库,实现转移就业84.2万人;社保兜底着力织密“保障网”,对今年无劳动能力的32.8万贫困人口,纳入低保兜底保障,率先实现“两线合一”,达到3120元/年;对今年37.4万因病致贫的贫困人口,落实“十免四补助”等政策,实现病有所医;对779万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实施“三免”、122万贫困寄宿生发放生活补助,确保学有所教。

第四,“阵地战”打得更好。大力推动脱贫攻坚由“先易后难”向“先难后易”转变,集中资源向片区发力。深入实施了我省“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持续推进“藏区六项民生工程计划”“彝区十项扶贫工程”和支持彝区发展17条特殊政策。注重扶贫扶智并举,大力实施民族地区“9+3”免费职业教育计划,惠及5.8万名学生,今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98.93%;彝区“一村一幼”开办幼教点2527个,惠及10多万名儿童。“农民夜校”建成2.38万所。

第五,“压舱石”筑得更牢。精准识别努力建好“明白账”,第三次建档立卡“回头看”全面完成,“六有”大数据平台和扶贫资金监管平台建成使用,实行“痕迹管理”、动态监测和贫困退出达标行业认定,实现识贫、扶贫与脱贫工作全记录、可追溯;“四到县”制度全面落实,70个财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贫困县共整合资金154.11亿元。创立了总规模达64.6亿元的县级教育和卫生扶贫救助、扶贫小额信贷分险、贫困村产业扶持等“四项基金”。精准脱贫出台脱贫攻坚年度《考核办法》、贫困退出《实施方案》等多项机制,构建起事前、事中、事后全程规范的制度体系。编制完成我省“十三五”脱贫规划、片区实施规划,制定“十三五”扶贫资金平衡总方案,明确财政总投入2283亿元。

第六,“大合唱”奏得更响。脱贫攻坚是全党全社会的事,我省积极构建大扶贫格式,全年全省社会扶贫总共投入(募集)各类资金159.7亿元。一是定点扶贫深入推进。23个中央国家机关、全省1.6万个定点扶贫部门(单位)全年投引资131.06亿元,实施项目8625个,实现劳务就业20.3万人。二是东西部扶贫协作力度加大。全年东部省市落实无偿援助财政资金4.95亿元,人才支持4949人次。启动了省内7市、35县对口帮扶藏区彝区45个贫困县工作,到位帮扶资金7.4亿元,派驻挂职干部1449人。三是社会合力持续集结。精心开展第三个扶贫日四川系统活动,评选表彰了我省“十大扶贫爱心组织”“十大扶贫好人”“万企帮万村﹒光彩凉山行”签约投资达39.1亿元。三峡集团捐赠16亿元支持凉山等地脱贫攻坚。同时,我们广泛开展“四好村”创建和“感恩奋进”主题教育。立体宣传了我省脱贫政策措施、成效经验,推出了王家元、蒋乙嘉等一大批扶贫先进典型,有效激发了全社会积极参与、贫困群众主动脱贫的热情。

第七,“军令状”落得更实。一是全覆盖督查评估。去年全省先后组织开展了3轮全省脱贫攻坚大调研、大督导,2轮大检查、大评估,实现对5个首批摘帽县、160个县、11501个贫困村督查评估全覆盖。对发现的问题,又及时“发点球”限期整改。二是高标准验收考评。先后5次召开全省验收考核评估动员部署和培训大会,组织省市县三级5万余名干部,7000多个工作组(其中抽派省直部门3000名骨干,700余名第三方评估专家),逐县逐村逐户实施验收考评。三是严要求监督管理。在全省开展了《扶贫条例》第2次执法检查。启动开展了脱贫攻坚领域违纪违规问题专项查处行动,以及加强预防和集中整治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行动。创新开展了扶贫资金审计和专项检查工作。这一系列有力手段,确保了我省精准扶贫实效和精准脱贫质量。

回首一年来的工作,我们对全省脱贫攻坚形势的总体判断是“两个空前,两个全面”。一是轰轰烈烈的决战气场空前强大,可以说是千军齐聚、万马奔腾,攻城拔寨、势如破竹。二是不畏艰难的决战意志空前统一。去年工作虽然十分艰难、艰辛、艰苦,但是我们知难不畏难,遇难志更坚,冲锋陷阵、越战越勇。三是只争朝夕的决战态势全面形成,快节奏、高效率,强压力、加速度,大干实干、不胜不休。四是成果丰硕的决战效益全面展现,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有力拉动,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精准扶贫深入人心,正引领着农村工作方式发生深刻改变。今年春节后,受省委东明书记委托,由省级领导带队到中央部委汇报全省脱贫攻坚工作。国扶办刘永富主任希望四川继续发扬在全国脱贫攻坚中的领先态势。我省脱贫攻坚显著成效受到中央和省领导的充分肯定。汪洋副总理去年12月19日作出重要批示:“四川在扶贫开发工作中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一把手挂帅出征。从四川扶贫攻坚任务重的实际出发,务实创新,工作卓有成效,有些做法也为全国带了好头。明年的工作仍望继续努力,抓住精准,聚焦攻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存在的问题。一是扶贫精准度还不够。有的农户以分户为名,逃避赡养责任,让党委政府“代行孝”。有的地方简单把老政策贴上精准标签,却没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有的地方发展扶贫产业与市场脱节,同质化较为明显。特别是各地在精准识别上要高度重视,第一颗扣子扣错了,其余的扣子都会错。对不符合条件的要及时清退、对符合条件的要及时纳入。二是聚焦攻坚重点还不够。目标上,需要重点保障好贫困群众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区域上,除对“四大片区”持续扶持外,还需着力解决片区外小区域贫困和“插花”贫困问题。群体上,需要重点扶持残疾人、孤寡老人、长期患病者等“无业可扶、无力脱贫”的贫困人口,以及部分受教育程度低、缺乏技能的少数民族贫困群众。举措上,产业发展、就业增收这条脱贫根本措施还没有得到稳定解决。三是激发内生动力还不够。有的地方搞大包大揽,脱贫攻坚变成政府的“独角戏”。有的贫困群众“等着扶、躺着要”,依赖政策不愿脱贫。也有部分干部脱贫攻坚动力不足、干劲不大。四是解决形式主义还不够。有的地方单纯算收入,还存在搞数字入贫、数字脱贫的个别现象。有的地方主要精力没有放到脱贫的实际工作和项目实施上。有的驻村帮扶干部存在“挂名”“走读”现象。有的地方把“战场”当“秀场”,热衷于“造盆景”。对于这些问题,全省上下都要深挖根源、细剖原因,找准对策、针对解决。

三、全省脱贫攻坚主攻方向和主要路径

2017年,是我省推进治蜀兴川、实施“十三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是我省脱贫攻坚承上启下、全面突破的关键一年。下面,我着重就今年的脱贫攻坚工作如何聚焦目标理清思路,如何突出导向、提升认识、突破重点,如何下足“绣花”功夫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同大家交流一下。

(一)聚焦目标任务

今年全省计划16个贫困县摘帽、3700个贫困村退出、105万贫困人口脱贫为了确定这个目标,从去年9月开始,我们依据省委《决定》和“十三五”脱贫滚动规划,与各市(州)一起,三上三下、反复协调。按照既防止冒进又避免拖延、既稳扎稳打又积极主动的原则,找准并针对计划退出的贫困县、村、人的突出短板和薄弱环节,科学分析提出了我省脱贫攻坚年度目标计划,并报经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12次会议审定,已于1月10号分解下达到市到县、到村到户。这样确定下来的目标,各级都能做到心中有数。今年,各地各部门就是要聚焦这个目标抓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二)把握工作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方向把准、路才走得对

需要注重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明确“三个意识”。一要明确区间意识。中央强调的是2020年完成脱贫任务,也就是说到2020年要算“总账”。所以脱贫攻坚期内,对已经脱贫的对象要持续予以适当扶持,确保全省625万贫困人口、11501个贫困村、88个贫困县的退出都要全部达到2020年当年脱贫标准。所以大家一定要有这个区间意识,比如前年、去年脱贫的和今年脱贫的,都要到2020年一起“算账”,松不得劲。对于提前退出的贫困县也要保持党政正职稳定,今年的全省组织部长会议上提出,对于贫困县的政府正职可直接提拔为副厅级领导干部,但不能走。二要明确长效意识。精准扶贫不是简单的“一兜了之”“一补了之”“一脱了之”。要坚持长短结合,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最大限度释放生产力,通过“输血”增强“造血”功能。这里有一个底必须兜,这就是到2020年,老弱病残完全没有劳动力、没有生产自救能力的,这些人就必须要进行兜低。从今年起,全省12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两线合一”,每人达到3300元/年。但是到了2020年,这121万人中并不是全部都要兜底,有些人慢慢恢复了劳力,就不再进行兜底保障,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帮扶脱贫。三要明确质量意识。坚持对症下药,精准实施扶贫项目,做到药到病除,持续巩固提升,不仅追求脱贫速度,更要保证脱贫质量,夯实奔康基础。现在有的扶贫,虽然投了资金、搞了项目,但是效果不佳。比如扶贫产业上去了,问题也出来了。比如扶贫产业同质化的问题、产业过剩的问题,农产品卖不出去的问题、产业不加工的问题等,没有延长扶贫产业的价值链。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提高脱贫的质量。

第二,坚持“三个导向”。一要坚持目标导向。各地各部门要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目标,不走神、不散光,将扶贫资金、项目等各类资源向今年脱贫目标进行精确投放,开展好精准扶持、定向施策。具体说来,全省就是要聚焦88个贫困县、11501个贫困村和625万贫困人口摘帽脱贫。二要坚持问题导向。去年我省提的是需求导向,今年提的是问题导向。过去扶贫是县级干部、乡镇干部按照自己的想法在投资和安排项目,没对准贫困群众,现在看来基本上是对准了,但是还是存在许多问题。这是因为随着脱贫攻坚的深入推进,一些深层次矛盾、倾向性问题开始显现,大家对问题不能回避。对上面检查出来的问题、自己发现的问题、群众反映的问题,按照“缺什么补什么”,逐一对标补短。三要坚持结果导向。精准扶贫效果好不好,关键要看贫困群众满意不满意。这是我们工作的着眼点,也是落脚点。要力戒形式主义,实打实、硬碰硬地开展工作,既不提高标准也不降低标准,做到脱贫真实可信。

第三,突出“三个聚焦”。一要聚焦“三大任务”。国家和我省“十三五”脱贫规划都明确提出,今后几年脱贫攻坚着力解决好“现行标准下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脱贫、贫困县摘帽、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二要聚焦“三个重点”。从全省看,重点区域主要是“四大片区”,重点群体是贫困老年人、妇女、儿童、残疾人等,重点任务是解决因病致贫返贫、住房安全、产业增收问题。各地要瞄准问题最突出的区域、群体和环节,突出“先难后易”,集中突破。三要聚焦“三个环节”。现在看来,“两不愁”基本没有问题,“三保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要从构建完善造血功能、改善改良输血机制、建立健全失血救助三个环节,统筹考虑、精准发力,不断提高脱贫攻坚的质效。比如输血机制要创新,印度的贫困县设有专门对贫困群众开放的便利商店,里面的米油盐等日常生活用品比市场价格低很多,政策发给贫困群的购物券,只能在那里消费。我们有的地方直接把钱发给贫困群众,结果有些贫困群众拿去就喝酒吃肉,把钱花光了,所以说要我们要改良扶贫输血机制。比如失血救助上,医疗救助方面政策要进一步完善。要对贫困群众进行全覆盖体检,省上计划在2020年期间确保每一个贫困人口有一次免费的体检,五年体检一次。我们主张对贫困患者县域内住院政策范围内医疗费用个人支出控制在10%以内,不主张“零支付”。如果个别贫困患者确实有困难的,就通过医疗卫生基金救助解决,不要用政府的钱去解决,政府拿钱解决永远会成问题,也可以用社会捐赠资金进行解决。同时还要注意解决好贫困群众在乡镇医院住起不走和背起背篼拿药的问题。

(三)明确主攻路径

第一,进一步抓好精准识别。一要处理好库内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问题,库里面已经装进去的贫困人口还得进一步加以甄别。二要处理好库内脱贫人口返贫识别问题,对前几年已经脱了贫的一定要注意返贫的识别。三要处理好库外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问题。过去不是贫困人口的,但因灾、因病等致贫的人也要精准识别进来。四要处理好临界贫困人口攀比和不平衡心理。临界贫困人口不能享受专项扶贫资金、易地扶贫搬迁等资金,但各地可以想办法从其他渠道中拿出一些资金和资源来帮助临界贫困人口,解决好临界贫困人口的攀比问题。

第二,进一步抓好产业就业扶贫。产业就业扶贫是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增收的根本。一要抓好产业扶贫。产业带动形式要多样化,强化造血功能,重点解决好“重生产、轻市场、销售难”、“重农业轻加工业”的问题,建立完善贫困群众参与机制和受益机制,积极引导龙头企业、产业基地、合作组织因地制宜开展订单收购、合作经营、联产联利、股份合作,延长扶贫产业链。要鼓励能人、大户带动贫困户发展,强化培训指导,提高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组织化程度。要实施贫困村提升工程,用好贫困村扶持基金,培育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二要抓好就业扶贫。不是简单的一家一户地搞就业扶贫,而是要强化政府主导、引导。要强化就业培训,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群众就业水平。要广开就业门路,积极开发贫困公益性就业岗位。要抓好就业服务,完善劳务对接协作机制和劳动力转移就业服务体系,做好贫困群众就业跟踪服务。贫困人口在外务工要建立档案,比如张三在哪个省哪个县哪个工厂做什么工作,政府要主动与贫困户所在企业协调沟通,请企业多关心。企业要解聘员工,首先也不要解聘张三。即使要解聘,事前也要请企业先通报。这是中央提出来的要求,贫困户就业要做到这样细致的程度。三要抓好财政涉农资金整合。目前,国家已下发《关于做好2017年贫困县涉农资金整合试点工作的通知》,将试点范围推开到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连片特困地区县。各省自行确定的其他试点贫困县,可利用地方各级财政资金自主开展探索。所以目前这项政策尚未推开到非贫困县。从国家政策层面来讲整合资金是不太妥当的。建议调整说法、注意方法,可积极探索开展涉农资金项目统筹相关工作。四要抓好金融扶贫。要发挥好金融“催化剂”作用,开发有效对路的金融扶贫产品,用好扶贫小额信贷分险基金,大力推广“扶贫再贷款+扶贫小额信贷”模式,提高金融扶贫规模化、效益化水平,引导和鼓励片区外贫困户大胆贷款,提高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获贷率,增强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

第三,进一步抓好片区外扶贫资源配置。一是扶贫资金要进一步加大。除省上在资金上给予支持外,片区外的市县也要自加压力,市县级财政要加大对脱贫攻坚的投入,同时用好财政资金,撬动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发挥财政资金更大的扶贫效益。要管好资金,今年省纪委将重点对扶贫资金使用进行检查,确保做到阳光扶贫。二是帮扶力量要进一步加强。片区外,不论是贫困县、贫困村还是非贫困县、非贫困村,都要开展因村派人。只要有贫困人口的非贫困村,都要倡导“三个一”,即落实联系领导、帮扶部门(单位)和帮扶责任人(第一书记、驻村干部)。要完善帮扶内容,既解决物质贫困,又解决素质贫困。要改进帮扶举措,扩大贫困群众在扶贫项目各个环节的参与程度,不能政策养懒汉。要改良帮扶方式,注重提供贫困群众真正需要的技能培训,提高项目的吸引力和带动力,切实解决好“插花”贫困无人帮、无人扶的问题。

第四,进一步规范推行痕迹管理。脱贫攻坚要有“证据”意识,特别是国家组织的第三方评估,评估人员多数不了解、不熟悉脱贫攻坚业务工作,就需要用“证据”说话,所以脱贫攻坚必须进行痕迹管理。一是进一步管好用好“六有”平台,扎实做好行业扶贫认定工作。更加细化明确行业扶贫信息收集录入的规范条目,深化部门之间贫困数据共建共享、整合融合。二是坚持月报、季报制度,科学规范推行“痕迹”管理,用平台统筹脱贫攻坚,且解决精准扶贫实践与信息平台“两张皮”的问题。三是领导干部心中要有痕迹,做到对脱贫攻坚常规数据、年度目标计划、脱贫攻坚措施等基本情况心中有数、烂熟于胸。同样,乡村干部、驻村干部、“第一书记”等各级扶贫干部心中都要对脱贫攻坚有痕迹。四是贫困群众心中要有痕迹。各地一定要给广大贫困群众讲清楚脱贫攻坚政策,讲清楚帮扶措施和成效,与贫困群众一起算清收入支出账,让他们心中明白,认可认账。扶贫先扶志,要强化“感恩”奋进主题教育,广泛开展“四好村”活动创建,建好村规民约,让贫困群众树立“脱贫光荣”意识,激发内生动力,从而主动、积极脱贫。

第五,进一步提高执行落实能力。全省全市脱贫攻坚的政策措施已经比较完善、配套成体系了。现在的关键还是在狠抓执行、狠抓落实上。一要更加主动推进。东明书记强调,去年是省委、省政府督促各级干,今年各级要自己主动干。省委、省政府抓脱贫攻坚的力度、强度和深度、精度还会提高,但是各市、县、乡党委、政府要变被动为更加主动,充分发挥好脱贫攻坚的主体责任,鼓足精气神,乘势而上,一鼓作气地抓。特别是要把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逐一排查出来,把脱贫攻坚的“坚”逐一找出来,强化督查督导,压紧压实责任,持续保持脱贫攻坚强压力态势。二要更加提升队伍能力。成就脱贫攻坚伟大事业,关键在人。要切实加强扶贫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四个意识”,不断提高协调落实能力、改革创新能力、群众工作能力。要树立百姓之心,大力弘扬滴水穿石精神、无私奉献精神和马上就办精神,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抓好脱贫攻坚,用扶贫人的辛苦指数换来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要强化基层基础,做好群众工作,打赢攻坚战,根本还是要靠基层基础。要加强贫困村两委建设,更好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深入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选好配强村两委班子,培养农村致富带头人,促进乡村本土人才回流,打造一支“不走的扶贫工作队”。充分发挥部门帮扶职能,坚持主责主担、主业主抓,健全行业分工配合、协同推动脱贫攻坚工作机制。建立正向激励机制,强化“五个一”驻村帮扶管理,真正解决好政策措施落地“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带领带动贫困群众快步脱贫增收。

同志们,我省脱贫攻坚已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攻坚之时,当有智勇之策;决战之际,最需磅礴之力。全省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始终不忘初心、继续前行,挂帅出征、亲力亲为,聚焦聚合全社会的合力,带领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和贫困群众同心同德、众志成城,加快打赢我省脱贫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路上贫困群众一个不落下。谢谢大家!

(作者:原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扶贫移民局局长 张谷

 

 

 中共四川省委省直机关党校